投资艺术品不是炒股票
BY 叶福芳
将于11月16日在世贸商城举行的2006上海艺博会,近日对外宣布主题口号:“投资艺术就是储蓄未来”。
“储蓄”二字,挠到了中国人的痒处。目前银行中的居民存款已超过15万亿元。 由于目前不少家庭收入不稳定,社会福利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加上很多家庭要应对未来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可能要发生的费用,因此造成消费意愿进一步降低、储蓄意愿则不断增强。
而今年艺博会的主题则希望给人们一个“另类储蓄”的启迪。确实,从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投资艺术品所获得的回报远远超过银行利息。例如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齐白石作品价格仅在人民币5000元以内。而到了2000年,齐白石的作品价格已在10万元以上了,整整上涨了20倍。油画也屡创奇迹,如刘小东的作品《儿子》,2000年以15.4万元成交,而在2005年中国嘉德秋拍时,该作品以198万元高价拍出,相当于5年内增值了10倍多。
“投资艺术就是储蓄未来”这一口号的提出,就是想把投资收藏艺术品的概念和市民习惯储蓄现金的传统理财方式、观念挂钩,引起市民家庭对投资艺术的兴趣和关注。但是,消费者一定要明白关键一点,那就是你购买的艺术品,一定是有升值潜力的“绩优股”,而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特别是在目前艺术市场虚火上升的阶段,拍卖会上一路高奏凯歌之时,须擦亮眼睛,保持清醒。君不见,前几年一路上蹿的陆俨少作品,最近有下降之势,朱屺瞻的作品早就出现下滑了。主流资本开始盯住中国现当代油画,但谁又能保证过几年某些画家的作品不出现下滑呢?想想上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时的暴发户,在国际艺术市场上抢购凡高的作品,一眨眼工夫,将自己的千万资金压在手上。大款尚且如此,一般民众一旦套住,变现困难,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翻身呢。要知道,奇迹是一只小鸟,大家发现了它,都要去逮它了,它就扑扑翅膀飞走了。
同时,投资艺术品的民众万勿急功近利,不要幻想今天买进明天抛出就能赚个满盆满钵,国际上著名收藏家的藏品平均流通年限要在15年至20年之间,甚至更长。收藏艺术品与炒股票是两回事。
最后我想说的是,艺博会办了好几届,在摆摊赚吆喝的同时,也应该教老百姓几招,如何提升艺术鉴赏水平?如何考察画廊的诚信度?如何防止投资风险。可惜艺博会组委会的“老师”似乎很少在这方面花点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