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录音整理)
刚才陈校长对对口支援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对有些情况我再做一点补充。
第一点,青海大学近五年的发展变化超过前四十二年的总和,巨大的变化、显著的变化、跨越式发展,如何形容都不过分,这些我们都可以切身感受到。 究其原因,一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重点支持,二是青海省的高度重视和重点建设,三是清华大学的对口支援。应该说在投入方面主要是靠国家和省上,但真正提高办学水平,扎扎实实抓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得益于清华大学的支持。当然,我校广大师生的努力是基础。
第二,在清华大学对口支援的五年中,我们深深感到作用十分明显,归纳起来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精神鼓舞作用。青海大学是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高校,在全国地方综合性大学中属于办学水平较低的学校,清华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大学,是我国高校的排头兵。由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这在全校师生中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个精神鼓舞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原来很多人看不到青海大学的希望在哪里,有了清华大学的对口支持,全校的师生倍受鼓舞,奔走相告,对加快自身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另外,清华大学的领导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作风也对我们产生了很强的感召作用。清华大学从校领导到教授团的每一位老师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从对口支援工作的总体谋划到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网络建设等各项具体工作,都表现出深入扎实、务求实效的精神。如果说我们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的精神,但还需要学习清华大学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立志干出一翻事业的精神。凡是到过清华大学的人,被清华大学教师指导过的人或者与清华大学的老师有过接触的人都有这样的同感。
举个例子,比如清华大学接受对口支援的任务后,坚持在全校进行宣传,把对口支援工作作为政治任务、全员任务、长期任务来抓。首先把此项工作看作是国家交给的政治任务,顾全大局,国家支持清华大学这么多年,清华大学要为西部大开发做贡献,不讲条件,使我们十分感动;全员任务,不仅仅把对口支援看成是几位领导成员的事,而是把它看作是全校师生的任务,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这种观念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全体员工的共识。现在青海大学的各个部门和老师到清华大学,只要说是青海大学来的,一切都好办,都会得到热情的接待,能帮助的尽量帮助;长期任务,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三年、两年,长期坚持下去,前五年工作完成了,又制订了后五年的工作方案,“十一五”后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另外,自己做不到的想方设法来帮助,如清华大学的学科主要是工科,没有农科,而农科是青海大学比重很大的学科,前两年联系中国农业大学来帮助,这次直接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商,将西北农业大学也作为青海大学的对口支援单位,共同进行对口支援工作。在清华大学的帮助之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表示愿意做这项工作,我们也给教育部呈送了报告。对这些工作清华大学不是说我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管,而是借助自己的影响力促成其它学校支持青海大学。
另一方面的作用是通过对口支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科研工作、对外交流,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两个变化,两个提高。两个变化一是师资队伍状况发生了变化,二是办学条件发生了变化。如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由过去的7%提高到了现在的13%,这是很大的变化。另外,从教务处的调查反映,凡是到清华大学学习进修过的教师,回来后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都有明显的变化。办学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如我们的实验开出率原来平均在60%左右,现在通过清华大学的支持,开出率已达到100%。在网络建设方面,清华大学在教育在线、外语软件、办公自动化等方面也进行了全力的支持,帮助我们安装、调试设备,进行人员培训。图书资料我们过去很少,而清华大学积极支援,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每期的都要支持一套,现在每期给两套,如果不够还可以增加。两个提高是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清华大学指导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广泛实行多媒体教学、因材施教、开设示范班等,还指导我校教师调整修订教学计划、大纲,制订学科发展规划,整合优势资源,凝炼学科方向等,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教学质量确实有了明显提高。如外语四、六级考试的合格率从这几年看是逐年提高的,2001级的学生毕业时的通过率为10.4%,2002级的23%,2003级为31%,2004级的学生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20%,还有四次机会,预计可以达到40%左右。计算机的过级率也是如此,2003年毕业学生的过级率为6.2%,2004年为14.58%,2005年为31.04%,2006年为30.3%,其中因文理科的原因有所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大幅度提高,这些都是清华大学对口支援所取得的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