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哪一种技能,列出菜谱,让农民来点菜;上什么致富项目,群众说了算,贷款市里补贴90%的利息;村里重大事务决策,得村民举手同意,并且受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
政府搭台,农民唱戏。
山东省胶南市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前提,多措并举建设新农村,极大激发了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农村发展日新月异。
增强造血功能
贫穷不是新农村。打工只能脱贫,创业方能致富。
基于此认识,针对农民怕担风险不敢干,没有资金干不了的问题,胶南抓住基础设施、镇驻地、信贷资金、合作组织四个要素,千方百计为农民创业创造条件。2002年投资1.5亿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2003年以来连续三年累计投资2.5亿元实施村村通自来水、通柏油路、通有线电视三通工程,三通率分别达到了81%、77%和100%。
镇驻地和中心村成为农民创业最大载体和平台。胶南市积极推进超市下乡进村,发展食品超市、农资超市、农家店300家。以此为依托,鼓励兴办各类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对达到一定规模、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每个补助6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已培植起大村龙马、张家楼苹果等各类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协会110多个,30%的农户参与其中。
政策+资金+平台,激发了农民兴办家庭商店、家庭旅馆、家庭工厂的积极性。近两年,年均新增农民创业小老板5000人,年均新增个体工商户2万多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两年在12%以上。
尊重群众意愿
建设新农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
围绕村级重大事务干什么、干不干、怎么干、干得怎么样四个环节,胶南市探索推行了村级组织重大事务四权决策机制。首先是党支部的决策组织权:决定干什么。其次是村民会议的表决权:决定干不干。第三是村委会的执行权:具体实施怎么干。第四是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决策监督权:干得怎么样。四权保障了群众权力,促进了农村和谐。2005年初的农村两委换届中,全市982个行政村一次成功率达到99.8%。
既让农民放开手脚,又让干部有所约束。胶南市着力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大体系,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论英雄、重实绩用干部的正确用人导向,增强了干部心系群众、服务基层的意识。在组织开展的科室联村、党员联户双联活动中,胶南全市有331个科室、1535名党员与331个村庄、4605户家庭结成对子。
提升农民素质
给予农民的同时教育农民,教育农民的同时组织农民。
胶南市把落实支农政策、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作为教育农民的载体。2003年以来,政府实事财政实际投入6.6亿元,先后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工程。在落实每项政策、实施每件实事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教育、引导农民,编写了《农民思想教育读本》和《农民法律知识通俗读本》,发放到每户农家,教育引导农民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注重运用新文化熏陶、培养新农民。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成镇、村文化活动站(室)805个,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建成了江北第一画家村,珠海办事处农民王新全自费拍摄反映地方传奇的电视剧。充分发挥农资超市、农家店等商贸设施广泛联系群众的作用,设立一间民情恳谈室,让前来购物的村民有机会坐下来相互交流,逐渐增强组织功能,促使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在此发育、成长。(记者宋学春 通讯员丁健)
(人民网青岛10月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