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10月8日电(张国记者李新玲)南开大学日前设立一项青年科技创新基金,被形象地比喻为一粒“种子”,因为它的申请对象是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的青年教师群体。
这项基金单项资助总额一般为3万元。 “这类‘种子’基金就像钓鱼一样,给年轻老师必要的鱼饵,让他们去‘钓’大课题、大项目。”28岁的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副教授史广顺打比方说。他认为,青年基金给青年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以发芽的“种子”。
据介绍,青年基金与科研启动经费并不相同。新教师到南开大学工作后,根据学校规定可获得不同标准的科研启动经费。而青年基金则面向全校青年教师,他们提出项目申请后,由学校遴选后给予资助,能否入选取决于申请者的个人条件和申请项目是否合格。
留校任教已3年的史广顺,结合自身体会和其他教师的意见,向学校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设立青年教师创新基金。“先有一笔钱放在那,谁有想法谁申请”。
在这份提案中,史广顺向学校诉说了青年教师的困扰:青年教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虽然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众多,但机会并不均等,青年教师在申报中成了弱势群体。没有经验和基础,却要与学术经验与人脉资源兼备的前辈们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拿不到科研项目便难以出成果,无法获得晋升机会,更谈不上长远发展。
类似的意见与建议,南开大学收到过很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决定,设立南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分为基础研究和横向研发两大类,其中就包括这项受年轻教师关注的青年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