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记者魏武)经过两天的国庆加班后,河南开封小李庄农民李小有近日回到了阔别半年的老家。对收入不高的一家人来讲,今年李小有带回了一份额外的惊喜--外出打工近六年,他今年第一次领到节日加班工资。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李小有这样的城市“淘金”农民看来,能够如数拿到属于自己的辛苦钱,已经是一个不敢奢望的梦想。李小有说,他体会到了与城里人“肩膀头一样高”的感觉。
李小有的亲身经历其实是中国巨变中的一个小小细节。“对整个社会而言,我们几个人的节日工资可能是小事。但正是从这桩小事里,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公正。”
中国农村有2亿人常年奔波于城市和乡村之间,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农民工”大军。他们希望以自己的辛劳在城市立足,并最终改变自己和后代的前途命运。
中国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在把亿万中国人骤然抛入巨变之中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从未经历过的利益冲突。中国人把这些利益冲突简明地描述为“新时期社会矛盾”,并为这些矛盾的解决开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药方。如何解决新时期社会矛盾的课题,被相继写入“十一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官员的政绩观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下发生了改变。浙江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在谈到领导干部工作方法时说:“稳定也是政绩,如果一个地方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老百姓太平无事,就说明这里的干部有水平。”他认为,中国各级官员要学习善于未雨绸缪,把各种矛盾和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和谐发展。
在中国领导人的倡导下,中国各级政府正在努力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以及旨在保证群众利益表达通畅的沟通反馈机制。
作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权威机构,截至2005年9月底,中国基层单位中有2100万农民工加入工会,占工会会员总数的13.8%;已建工会的企业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910.8万人,占已建工会企业农民工总数的39.5%。
2005年4月,李小有和30多位工友一起,成为北京望京地区一个建筑工地的免费工会会员。此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他们再没有碰到拖欠工资的难题。
“与几年前不一样,多数农民工现在更愿意以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李小有说。他举例说,工友们在追索拖欠工资时,更多是通过诉讼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暴力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