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名内急的中国游客在法国凡尔赛宫随地小便;一名中国游客在美国豪华的大奔旅游车上拉大便……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例虽然是极个别,却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丑陋的中国游客”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中国高层的重视。
文明是一种“软实力”。由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会同外事、公安、商务、建设、铁道、民航、交通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今年8月中旬启动,持续3年,到2008年奥运会前要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一”黄金周,本报派记者在海内外一些地方就游客的不文明现象进行了调查。本报曝光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的目的在于警示世人,吁请游客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培养文明行为习惯。
北京:一些游客乱扔乱刻
实习生 陈怡 陆文强 本报记者 叶铁桥
“在您观赏花坛游览广场时,请自觉维护广场的秩序和环境,展示您的文明风采。”今年“十一”期间,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向每名进入广场的移动电话用户,发送了这条提醒短信。
尽管中央文明办与国家旅游局已经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但“十一”黄金周期间,在天安门、故宫、圆明园等北京的著名旅游景点,游客不文明现象仍随处可见。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后满地狼藉
10月1日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22万人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他们中的许多人,提前四五个小时就进场,摊开报纸、塑料袋等席地而坐,等待仪式开始。仪式结束后,游客逐渐散去,但大量的报纸、塑料袋、空饮料瓶、小国旗却并没有被带走。记者在广场上看到的是垃圾遍地、一片狼藉。
天安门广场上有许多身穿黄色衣服的环卫工人在不停地穿梭着清扫垃圾。环卫工人小周告诉记者,她是从环卫公司抽调过来的,要从早上8时忙到晚上8时。像她这样在天安门广场工作的环卫工人共有600名,广场的保洁工作是24小时不间断的。
小周无奈地说:“游客扔杂物如果成为习惯的话,我们人手再增加几倍也没办法清理干净。我只有一双手,而游人成千上万……”
据报道,10月1日这一天,天安门广场清理的各类垃圾达到了39.8吨。
除了乱扔垃圾,记者在广场上还看到小孩随地大小便、驻扎聚餐等不文明现象。
10月7日下午,记者在广场上就看到有父母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小孩随地大小便。在国旗护栏旁边,更有一大家子人带着行李箱就地驻扎,怡然自得地分享月饼、煮鸡蛋、苹果、蒸饺等食物。他们全然不顾周围游客的异样眼光,随手将削下的苹果皮扔得到处都是。
在广场南面的荫凉处,众多游客席地而坐。一名保安来回走动劝说游人不要坐在城楼路口,但他每劝走一茬游客,马上又来一茬。“坐客”一走,地面上就会多出一些报纸、垃圾袋和广告传单,而垃圾桶就在十几米外。
在天安门广场执勤多年的武警战士小李说,除了例行的巡逻和处理突发事件,他们每天的工作最主要的是接受游客问询和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一些游客问询时说话很不礼貌。“这几年,游客素质有提高,但不明显。”
故宫:保洁员抱怨工作量太大了
7天长假中,故宫也迎来了旅游高峰。午门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十分拥挤。尽管食品小摊店旁边专门放置了大号垃圾桶,但仍然有不少游客把垃圾随手扔到地上。记者还看到不少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在发放传单,很多游客看完后就将其随手扔到地上。
故宫西侧城墙外的草坪中有一棵古树,很好攀爬,不时有游客越过草坪,爬到树上去留影。草坪上还有许多游客席地而坐,身边满是报纸和塑料袋。
“我们的工作量太大了,他们都不会把垃圾带走。”一名保洁员指着游客,气愤又有些无奈,“其实进草坪是不允许的。”
正阳门南侧有9月27日刚设立的“中国公路零公里起点”标志,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兴趣。由于没有设置护栏,武警战士巡逻到此都要劝阻游人不要围观践踏草坪。但战士一走,游人又都围成一圈看新鲜,或站或坐,在标志上拍照留念。
圆明园:游客最爱在西洋楼文物上刻画
圆明园内文物遗址众多,大多都是断壁残垣。在一座曾被毁得只剩下半截的石桥上,一名10岁左右的小男孩正拿着一块石头在桥上刻字。
圆明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张澎介绍,游客在圆明园损坏文物的现象比较严重,许多游客喜欢随意触摸文物或在上面刻画。其中西洋楼文物遭到刻画的现象最为常见。
张澎说,圆明园管理处会在文物旁边竖立标语,但关键还是要靠游客自觉。对于已经遭到刻画的文物,工作人员无法抹去,因为抹去又会对文物造成新的损坏。因此,张澎呼吁广大游客自觉保护文物,爱护公共财产,培养教育要从孩子抓起。(第1页,共4页)页码:1 2 3 4
海南:中秋“遗迹”一天也清理不完
本报记者 任明超
黄金周期间,记者加入海南旅游大军,耳闻目睹了游客的许多不文明行为。
徐文在世界地质公园海口火山口景区工作不到半年,总是能听到负责环卫的工人抱怨,火山口遗迹处设立的垃圾箱里往往空空如也,但垃圾箱周围却散落着游客随后丢弃的矿泉水瓶、餐巾纸、烟头。
10月3日,在火山口百年野菠萝林前巡视的徐文发现,一株野菠萝树上的菠萝果不知被谁摘走了。徐文说,现在很难看到野菠萝结果的美景了。
10月5日,记者来到海南省野生动植物园,这里有让许多游人喜闻乐见的观赏性植物。黄金鸟由于其状如展翅欲飞的小鸟,惹得很多游人下手采摘。
黄女士和几名同事去野生动植物园游玩,当下午返城前往海口市区的时候,其中一名同事悄悄拉开自己的背包给黄女士看,四五枝黄金鸟正躺在包底。同事告诉她,黄金鸟怎么也值点钱,这几枝拿回家算是把门票挣回来了。
海南省野生动植物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到“黄金鸟”花期最盛的时候,出园的人几乎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枝,蔚为“壮观”。据悉,动植物园前两年从国家林业局科研所引进了4株红豆杉,想对习惯在温带生长的红豆杉进行观测记录,在游人不断的触摸和采摘下,目前没有一株存活下来。
10月7日早上,记者在海口西海岸风景区看到,前一天中秋节的“遗迹”随处可见,沙滩上散落着塑料袋、啤酒瓶、猪骨头……假日海滩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海南人喜欢在海滩赏月过中秋,他们围坐在一起,吃喝玩乐,走的时候很少有人随手带走垃圾,这些垃圾到晚上都很难清理干净。
10月7日下午,记者在海南省导游管理中心碰到了正在结账的导游小吴,她在国庆黄金周带了两个团。小吴告诉记者,“宾馆结账查房时常发现会丢东西,有时候是烟灰缸,有时候是一些旅游风光画册,我们不可能搜查客人的行李,只是希望这样的事情以后能少发生。”
三亚市政府副秘书长李柏青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一些规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的文件刚刚开始实施,效果还不明显,有待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管理,才能有效地改变游客的旅游习惯。(第2页,共4页)页码:1 2 3 4
法国:部分中国游客大煞风景
本报记者 林卫光
中国出境游游客的猛增,给法国旅游业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法国旅游局在今年8月对2005年的旅游业绩进行总结评估时称,法国能在2005年保住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亚太游客的增加是重要原因。其中,以月均5万人次的频率涌入法国的中国游客,被视为法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不过,法国旅游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游客在给法国旅游业带来大笔收入的同时,也把一些自己“特有”的不文明现象带到了浪漫法国。
法国旅游联合会负责中国事务的布朗先生告诉记者,赴法旅游的中国游客总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例如,以前司空见惯的中国游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现在已经很少了,中国游客在卢浮宫、凡尔赛宫等景点内随处席地而坐休息的不雅观行为也在大幅度减少。但中国游客喜欢大声喧哗的习惯还是让法国人很难接受。
为巴黎多家旅行社工作的中国籍导游李欣与布朗先生有同感。她告诉记者,法国很多景点有保持安静的不成文规定,一些大大咧咧的中国游客发出的嘈杂声音,打破了这些景点的安静。作为导游,李欣经常因此受到景点管理人员的警告。
记者日前和几名法国朋友一起到巴黎东南部的中世纪古城普鲁万游览,被这个每天接待数万名外国游客的小城的宁静深深打动。然而,几个喧闹的中国旅游团在傍晚时分的到来,把位于这座城市中心的中世纪广场闹翻了天。
中国游客在拍照时的表现也让法国人无法接受。布朗先生告诉记者,法国很多景点空间小游客多,因此当地游客非常注意在拍照时“速战速决”,而中国游客不仅在别人拍照时挡住他们的镜头,而且长时间占用景点让其他游客无法拍照。
李欣在陪同一批中国游客参观凡尔赛宫花园的一座雕塑时,目睹了两对中国夫妇“逼”走一个英国旅游团的过程。这两对夫妇先是在雕塑前每人拍了前身照、半身照,然后又拍了横照、竖照,最后又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合影。最终让一个等待拍照的英国旅游团失去耐心而离去。
布朗先生说,发生在中国游客身上的一些违反明文规定的行为,多少说明了他们的素质确实应该提高。
卢浮宫为了保护展出的油画,出台了禁止在油画展厅拍照的规定。然而,一些中国游客经常在管理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拿出相机偷拍展出的油画。布朗先生告诉记者,对于一些不听劝阻的中国游客,管理人员在采取没收相机的惩罚措施时,却又招致这些游客的无理取闹。
位于香榭丽舍大街上的一家歌舞厅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有要求游客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的规定,但一些中国游客的手机还是经常在演出过程中响起。在法国街头,记者经常看到大批中国游客无视红绿灯横穿马路。
布朗先生表示,法国人期待更多中国游客的到来,但是不希望自己国家的姿色因为一些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而大打折扣。他认为,中国组织境外游的旅行社在让自己的顾客玩得尽兴的同时,也应该对他们强调在国外旅游的责任感。而中国的相关部门也应编订介绍中国游客境外游目的地国家的小册子,让中国游客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提醒他们遵守这些国家的各种规定。导游眼中的国人旅游素质
实习生 陈怡 陆文强
“Itiscrazy.(太疯狂了)”来自澳大利亚的Susan这样形容她在故宫购买门票时的情景。当她来到故宫售票点准备买票时,后面的游客蜂拥向前,以至于她不得不往后退。
这是Susan第一次来到中国,她说中国百姓给她留下的印象非常好,但也委婉地批评了中国人随地吐痰和不按秩序排队的现象。
北京某旅游公司导游李清海先生,经常看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他说,最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包括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遵守纪律等。“我看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都会劝阻,但最头疼的是,提醒时好了,等会儿又会再犯错……”
导游薛冰在“黄金周”期间带了4天团,回来后感慨不已:“中国人的素质比起外国人,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薛冰所带旅游团的成员,都是外地来北京游玩的游客。他规定好时间,让游客去爬长城,自己则与司机坐在门口的停车场等。这时,他看见另一个日本团的一名老太太走过来,从兜里掏出烟开始抽。让薛冰惊奇的是,除了烟外,她还掏出了一个小铁盒,每抽一口烟,便将烟灰弹进铁盒里。当时风挺大,烟灰很容易被吹走,这位日本老太太弹烟灰时小心翼翼,似乎生怕有一丝烟灰落到铁盒外面。抽完烟,由于离垃圾桶比较远,她又把烟头放在铁盒里盖好,揣进兜里,走到垃圾桶旁,把铁盒掏出来,将里面的烟灰和烟头倒进去。
正当薛冰对这位日本游客心生佩服时,自己所带团队的游客回来了。同样是抽烟,他们把烟灰全弹到了地上。抽完了,就把烟头扔到地上,再一脚踩灭。
薛冰还经常看到有游客不懂外语,却拦住外国游客,强行要求合影。而外国游客从不拒绝,配合地摆出各种姿势。在《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不强行和外宾合影”已被列入游客需要遵守的行为。(第3页,共4页)页码:1 2 3 4
最烦中国游客不尊重当地风俗
本报记者 杨丽明
欧盟某智库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软实力”近年来迅速增强,而呈几何倍数增长的“中国境外游”也被列入中国“软实力扩张”的实例之一。对于作为这一“软实力扩张”承载体的中国游客,也正在进行着“文明化”进程。
其实,这份研究报告把“中国境外游”作为中国“软实力扩张”的实例并不夸张。根据欧洲统计局2005年的一个数据,欧盟各成员国中,法国接待外国游客数量最多,但以旅游消费总额计算,却是西班牙受益最多。而各国游客在西班牙的信用卡消费,以中国游客最高。由此可见中国游客在欧洲的影响力。
自从2004年5月《中欧旅游目的地国地位协议》生效以来,欧盟各国的旅游行业纷纷争抢中国游客市场这一最诱人的“大蛋糕”。但是,中国游客在展现其大国风貌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固有的陋习。
现在,中国旅欧游客不再以那种西装配旅游鞋、不会用刀叉的“土老冒”形象出现,他们身上的名牌最多,花钱比谁都大方。布鲁塞尔旅游局官员安德烈也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介绍,当地的一些旅游从业人员对中国游客的一些不文明习惯颇多微词。
他们对中国游客“不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最有意见。中国人爱热闹,大声说话的特点让欧洲人难以接受。无论在博物馆、教堂、餐馆,“老张”、“老王”的呼喊都不绝于耳。
对于西方人来说,教堂是神圣而安宁的处所,婴儿的洗礼、亡灵的超度、婚礼的誓约、赎罪的忏悔都在这里举行,且不说在这里制造喧嚣对西方人而言是亵渎了神灵,在如此庄严肃穆的地方如此行事,显示出的不仅是自身修养的缺乏,也是对西方教堂文化的一种破坏。也正因如此,虽然不是每个著名教堂都有中文解说资料,但几乎每个著名教堂门口都有用中文标注了“肃静”或“安静”二字。
西方人常说中国人爱照相,这话不假。无论在巴黎的卢浮宫,还是伦敦的西斯敏斯特教堂,抑或是布鲁塞尔的“小尿童”前,蜂拥而上、吆五喝六、争先恐后照相的绝大部分是讲汉语的。
不讲卫生也是令欧洲当地人非常反感的又一陋习。经常接中国旅游团的邸先生对记者说,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纸屑,是中国游客非常普遍的现象。个别饭店因为中国游客在房间烟灰缸里吐痰、“糟蹋房间”而拒收中国旅行团。
中国游客的一些“聪明”也让老外无可奈何。国际著名的箱包名牌路易·维登,高档昂贵。根据专卖店的规矩,在短时间内,每人只能凭护照购买几件商品。但国内的大款们却不甘心,于是经常可以看见中国游客等在专卖店门口,耐心地说服过客借用他的护照帮自己再买几件。
欧洲人对中国出台《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号召游客遵守公德、文明旅游非常赞赏。比利时安特卫普省副省长吕多·浩森对记者说,他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文章,介绍中国政府要游客们铭记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他表示,中国政府在努力引导国民“借鉴历史、弘扬礼貌公德”,这是“很有勇气的表现”。
安德烈也认为,随着中外民间交流的增多,这些不和谐现象必然会不断减少。中国旅游市场对于欧洲相关行业来说,仍然是最具吸引力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第4页,共4页) 页码: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