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商报报道商报记者 林立 报道随着国际油价不断回落,关于国内零售油价即将下跌的猜测正在弥漫。9月25日有消息称,发改委秘密召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部分大型民营炼化企业高层,商议国内成品油价格是否应该下调事宜。 并有业内人士预测,国内汽油价格近期将有可能下调。然而,将近半个月过去了,国际油价一直停留在低位徘徊,而盼望成品油零售价格下跌的人们,却始终未能看到期待中的曙光。零售油价为何难降?
国际油价跌势罕见
自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从平均29美元/桶一路涨至70美元/桶。今年夏天,纽约油价更是一路飙升,于7月14日创出了78.40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伦敦油价也一反常态,一度超越纽约油价达到了78.65美元的高位。但进入9月后,国际油价仿佛在一夜间失去支撑。日前跌破60美元大关,昨天仍停留60美元以下徘徊,至此,今年7月14日创出78.40美元“天价”的纽约油价,在短短两个月内已跌去了近18美元,目前已下跌约18%。对近两年持续攀升的国际石油市场而言,这一幕十分罕见。受国际油价暴跌的拖累,与石油关系密切的品种,如燃料油、白糖、棉花和天然橡胶等也跌声一片。“油价回调也属正常。”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单卫国昨告诉商报记者,从2003年开始,国际油价一直攀升,最终接近80美元大关,已经到了一个高点。当前由于全球主要国家相继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未来世界经济增速有可能减缓,原油需求减少,油价随之发生转换。此外,地缘政治局势有所缓和。有关伊朗核问题可能影响国际原油供应的担忧并未成为现实。商务部高级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此轮国际油价大跌,意味着持续数年的全球初级产品牛市可能结束,这是由世界经济本轮景气周期已经见顶所决定的。
南京柴油供应紧张
尽管国际油价“闹腾”得厉害,国内市场却一直异常沉静。南京市民昨日仍在烧着88元/瓶的“高价气”,南京市场液化气出厂价依然坚挺在5100元/吨左右,并且从10月1日至8日,南京扬子石化仅在4日和7日有货发出,其他时间均未发货。此外,国内多个城市也正在酝酿上调燃气价格。可谓是国内国外“冰火两重天”。吴辉在浦口从事个体汽柴油生意已有五年时间,最近他的小店门口挂上了无油的字样。“目前正是各个工地开工时期,每天来买油的不少,可我却无油可卖。”吴辉显得有些急躁地说,从油站拿不到油,都关门一个多月了。从加油站的情况来看,国际油价的暴跌并没影响到目前汽柴油零售。记者从加油站还了解到,在成品油供应结构上,相对而言,汽油的供给更能得到保证,而柴油则比较紧张。据了解,目前各地石油公司都在低库存运转。一些城市石油公司的现有柴油储备只能满足3~5天的市场需要。记者昨日从有关方面得到证实,目前南京市场,与国庆前汽油停批相比,中石化汽油目前放开供应,柴油停止批发保证零售。中油汽柴油则主要以停批保零为主,仅有少量批发。受国际油价及雨天的冲击,目前市场对汽油零售价格持观望态度,汽油销售稍有波动,而柴油资源依旧紧张,价格坚挺。
批发价降了零售价未动
从历史上看,每次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批发环节都会跟进。这次也不例外。据悉,自9月20日起,国内多地成品油批发价格进入降价通道。华北、华南、华东、西南、东北、华中、西北等全国各地批发市场也全部进入下调状态。批发价降了,市场上的零售价却未动。目前南京市场上中石化汽柴油报价较为持稳:90#汽油报价6150~6200元/吨,高于零售到位价53~83元/吨,最低成交价6100元/吨;93#汽油报价6450元/吨,低于零售到位价43元/吨,最低成交价6200~6250元/吨;0#柴油报价5800~5850元/吨,高于零售到位价438~488元/吨。而中油0#柴油目前无货供应,报价为5750~5800元/吨。90#汽油的报价为6000~6080元/吨,低于零售到位价17~97元/吨;93#汽油报价6250~6300元/吨,低于零售到位价150~200元/吨。0#柴油报价5700~5750元/吨,高于零售到位价338~388元/吨。“这些数据与58美元的国际油价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单卫国认为,尽管目前的国际油价已经下跌,但实际上国内成品油价格核算在55美元左右,仍然与国际油价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因炼油业务为中石化主要业务,而中石化目前的原油66%来自于国际市场。中石化进口原油后生产出成品油至少还要增加18%的成本,而且还要承担运输等中间成本。另外有13%来自于中石油和中海油,但价格也按国际原油价格计算。因此,有业内人士据此判断,相关部门仍在等待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下跌,以便与其适时接轨。
滞后期说法遭质疑
据了解,按照我国施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变动需要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的市场价格,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按月变动幅度超过8%,发改委就可能在三地加权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加运费后制定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幅度内制定最终零售价格。“所以我国成品油价格变化一般比国际油价,都有一段时间的滞后期。”单卫国说。商报记者观察到,早在国庆之前就有相关媒体向外界透露,国内油价将在国庆期间进行下调。所给出的理由也是,由于国内油价存在滞后期,所以未能在国际油价暴跌期间及时下调。如今已有一段时间的滞后期,将很有可能在国庆期间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滞后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单卫国告诉江苏商报,国内油价是跟着国际油价走的,但国内油价的涨落滞后于国际油价的变化,因为我国的油价目前还没有开放,是宏观控制的,没有走向市场。但日前国家发改委也曾对媒体表示,为了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安定,国家发改委和物价部门要审定石油价格上涨的幅度。一般来讲,国内油价的变化滞后于国际油价两三个月。这种说话很快得到业界质疑,为何油价上涨的时候,滞后期却不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江苏商报昨天就该话题采访中石化江苏分公司相关人士时,他表示,油价的调整是由国家发改委来决定的,他们只是听通知执行。
石油巨头“左手换右手”
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油品销售基本掌握在两大石油集团手中,他们通过对价格决策者施加影响,使国内油价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出现了国际油价涨时接轨,下跌时“错轨”的奇异怪象。这其实是在利用时间换利润。作为生产端的石化部门,两大集团一直按照“国际涨我也涨,国际跌我不跌”的既定方针,保证自己的利益。据统计,去年,中石油和中石化从油价上涨中获利超过2000亿元。相反,国内油价一旦下跌,两大集团的利润就可能受损。此时征收燃油税,石油部门挣不到钱,而消费者却会找更便宜的油源,这样会加剧渠道价差竞争。日前,国家发改委一位专家则提出了“安抚性降价”概念,也就是说,作为国内油价的制定者,国家发改委将兼顾产油企业和用油者的利益,将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适当下调,待国际油价稳定后,再决定下一步的价格水平。“国际原油已经跌破60美元/桶了,傻子都会做出看空的预期。”广东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时表示,批发环节的跟跌并没有直接施惠于消费者。“现在国内绝大多数加油站属于中石化和中石油所有,他们在批发环节确实下调了价格,但这些利润并没有流失,而是流进了另一个口袋。”姚达明分析,只要发改委不宣布正式降价,石油巨头大可玩玩“左手换右手”的游戏。
发改委现在左右为难
据相关消息称,发改委召集有关企业商议的目的就是要让成品油零售价格下调。国际原油大幅下挫给发改委正在推进的成品油价格体系改革创造了条件。因此,有业内人士猜测,在国内零售油价下跌之时,可能要先推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因为,由于前期国际油价趋势向上,也导致国内成品油价形成滞后差距。去年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幅度超过15%,低于国际油价的30%平均涨幅。今年的两次调整,也没有完全消除差距。但发改委现在也左右为难,一方面民间对高油价抵触情绪很大,另一方面又不敢轻易开闸降价,担心影响石油巨头积极保产、稳定市场供给的情绪。申银万国分析师黄美龙表示,在成品油定价机制不理顺、国内外油价不接轨的情况下,无论国际油价如何上涨,国内却迟迟不敢涨,结果形成严重的价格倒挂。此举带来的一个更为恶劣的后果是,中国会从国际市场上高价买原油,又低价把成品油卖出去。在他看来,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已刻不容缓,而国际油价的下跌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也有相关专家表示,国内外油价是否能完全接轨还需要观察。在中国,油价的稳定是前提。国内油价不会因为短期的、偶然的因素而反复调整。只有当国际油价降到一定趋势后才可能调整国内油价,以此保证油价的相对稳定。(3版《重磅》)(编辑 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