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旅游收入1.6亿
伴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脚步,“十一”黄金周塘沽旅游接待再攀新高。以“金秋滨海休闲游”为主题,以“龙舟竞渡”、“海阔天舒”、“大沽烟云”和“滨海霓虹”为主打的系列旅游活动,吸引了八方游人。 据统计,黄金周期间塘沽共接待游客9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7%,其中接待外地来塘游客5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3%。黄金周期间塘沽无一起旅游安全事故,实现了安全效益双丰收。记者从塘沽区旅游局了解到,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塘沽旅游接待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大型节庆活动唱主角。2006中国天津“塘沽杯”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暨中国首届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在黄金周各项活动中一枝独秀。龙舟赛共有来自12个国家、21个地区、28所著名大学的62支龙舟队共千余人在海河外滩劈波斩浪、挥桨竞渡。仅开幕式当天,外滩接待游客就达到10万余人次。如今,“十一”黄金周塘沽看龙舟已经成为塘沽乃至滨海新区旅游又一新的标志物和吸引物。二是特色旅游活动备受青睐。“海阔天舒”、“大沽烟云”、“滨海霓虹”这些颇具滨海特色的旅游系列活动吸引了广大游客。参加出海当渔民、乘船参观天津港等旅游项目的游客排起了长队,据统计,节日期间这两项活动的游客接待量每天都有数千人。金秋时节,鱼鲜蟹肥,许多游客专程来到北塘和驴驹河,品尝地道的海鲜。北塘海鲜一条街上车满为患,驴驹河大批游人在海边,边观赏海天一色的美景边等待海潮退去。当海潮退去后游客们立即赤踝拎篓,争先恐后奔向广袤的海滩,拾鱼捉蟹,踩蛤挖贝,一片笑语欢歌。海河游览线和外滩文化墙,由于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节日期间休闲旅游的好去处。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滨海新区的新面貌也越来越多地被人瞩目,黄金周期间,紫云公园、绿岛公园、泰丰公园、泰达植物园、泰达图书馆、天津开发区滨海金融街、保税区汽车城等体现滨海新区发展风貌的城市景观吸引了大量游人前往参观游览。三是客源结构变化明显。较前两年相比,来塘游客从以京津两地和周边游客为主逐步转变为京津两地和周边游客与其他地区尤其是西北腹地游客并举,以团队游客为主逐步转变为团队游客与散客和自驾游客并举。(严枝俏)
滨海游:“海风”劲吹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期间,滨海新区凭借一股强劲的“海风”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可谓做足了滨海旅游的“海文章”。“来天津就要到塘沽,到塘沽就一定要出海。”这是黄金周期间来滨海旅游者的共识。业内人士介绍,早在黄金周来临之前,各“海景点”就做好了充分的接待准备。出海游基本分为两部分:渔家生活体验和乘船游港口。驴驹河赶海服务处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黄金周期间的日均接待量为1万人次左右,游客大多来自天津以及河北省的城市,多数采取自驾游或散客形式。游客可以乘坐传统的捕鱼船出海,享受渔家生活的乐趣;还能在退潮之后嬉戏于海岸沙滩,收获大海赐予人们的瑰宝。港口游方面,记者从天津海河游览中心塘沽海上游船部获悉,黄金周期间接待的游客数量基本与往年持平,但来自较远地区的游客比重有所增加,这意味着天津港口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游客们乘游轮出海,纵览天津港全貌,对天津的港口建设有了形象化的了解。同时也把对港口的兴趣延伸到了对滨海新区的认识,游客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海之旅”很有意义。今年的黄金周恰逢中秋节,因此八月十五这天的西沽潮音寺仍是人潮未退。黄金周期间潮音寺累计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收入逾千万元。在众多游客中,来自外国的水手、船员以及游客为数不少,充分展现了滨海地区“海味”佛教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杨晓帆)
汉沽:打响葡萄品牌
汉沽区旅游部门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该区接待游客达17万人次、综合收入131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8%和28.8%,其中旅游综合收入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今年“十一”黄金周,汉沽区委、区政府为了做大做强旅游经济,会同市相关部门举办了“汉沽葡萄文化旅游节”,以葡萄为品牌,以黄金周为载体,延伸旅游经济产业链,实现葡萄产业和旅游业的嫁接,带动了各产业联动,既促进了葡萄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在国内外打响了葡萄文化品牌,扩大了汉沽的影响力,提高了汉沽的知名度。汉沽今年推出了一批特色旅游项目。今年“十一”黄金周,该区利用现有葡萄产业资源,重点推出葡萄观光采摘和葡萄酒文化博物馆两大特色品牌。葡萄采摘游客达到5.7万人次,采摘直接收入320万元。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参观游客1.4万人次,休闲旅游直接收入112万元。为进一步拓展汉沽区旅游市场,增加游客停留时间,进而提高综合消费水平,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汉沽与8家国内外旅行社合作,推出一日、二日游精品线路,其中二日游填补了汉沽区旅游业空白。“十一”黄金周期间旅行社组团观光活动络绎不绝,大客车停满了各个旅游景点的停车场。(刘芸李俊朝)
游客:北京人仍占大头
“黄金周期间,我们旅行社接待的从北京来的游客大概占所有接待游客的60%。”泰达旅行社总经理赵刚告诉记者。随着滨海新区知名度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到这里旅游,与天津为邻的北京人更是将这里作为度假休闲的好去处。据赵刚介绍,黄金周期间,泰达旅行社主要接待了来自北京市和山西省太原市的游客,前者为500人左右,后者则为200余人。来自北京的游客多采取半自助的旅游方式,即自行安排旅游项目,而委托旅行社帮助安排住宿,以两日游为主。“泰丰公园、滨海广场、塘沽海河外滩公园是他们的首选。”赵刚说,基辅号航母也得到他们的欢迎,而到北塘吃海鲜、到洋货市场购物这些具有本地特色的项目,也是这些游客的必选项目。(陈西艳)
机场:“飞”走6.8万人
“十一”黄金周期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增加包机74班,运送旅客6.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5%。此外,记者了解到,9月29、30日,机场进出港航班达到218个,运送旅客1.7万人次,创造了新的纪录。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除正常进出港航班外,国内加班包机主要集中在天津至大连、海口、三亚、桂林、威海、黄山、长沙等城市和旅游景点,国际加班包机主要为日本、韩国等。为保证十一“黄金周”客货运输安全正常,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按照民航总局要求,制定了“黄金周”工作保障方案,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同时做好了大面积备降、延误等不正常情况下的信息传递和服务保障准备,竭力为两节期间在天津机场出行的旅客营造“安全、有序、快捷、祥和”的出行环境。(李义勇沈东坡)
公交:新区线路车车爆满
记者从市客管部门获悉,刚刚过去的黄金周期间,从市区通往滨海新区的公交线客流增幅高达10%~20%。此外,塘沽区、汉沽区内的公交车也出现历年少有的爆满。据悉,客流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两节”聚首、天气宜人、城区景观多、短途乘客增多。今年国庆黄金周,是近年来气温最高的,以晴为主、风力不大、气温适中,使众多居民纷纷走出家门。其中滨海新区的新面貌吸引众多游人。从市区坐车前往新区的紫云公园、绿岛公园、泰丰公园、泰达植物园、泰达图书馆、滨海金融街、滨海国际汽车城等体现滨海新区发展风貌的景观参观游览的游人增多。这就使得从市区通往滨海新区的公交线客流增幅高达10%~20%。(路熙娜王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