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记者 史亮金陵晚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写来亲笔信:“熊猫”是我国电子工业的骨干企业,凝聚着几代熊猫人的心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核心都寄予厚望,锦涛同志希望“熊猫”越来越辉煌。 “十一五”期间是“熊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当前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条件下,发展壮大之根本在于科技创新,希望你们发挥企业科技人才优势,在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上下功夫,要有所作为,争取5年跨上一个大台阶,以逐步确立企业在现代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共和国国防建设的历史丰碑上,“熊猫”是我国军用通信研发生产的一支劲旅。原电子工业部一位老部长说它是我国电子军工的一张王牌。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熊猫”为国家、为军队、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各类通信产品和收音机、收录机、电视机等视音频产品,拥有上亿用户,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生活。10月11日,将迎来熊猫建厂70周年的日子。本报采访了参与熊猫品牌建设的几位有代表性的熊猫人,采访了当年的销售商,还辑录了普通市民与熊猫品牌的深情故事。
我和“熊猫”的故事
50、60年代“熊猫”人 毛主席要我们创品牌记者感言:得知有记者采访,他一早就来到熟悉的厂房,静静候着我们。“你们看看,这是我的工作证。”见到我们的第一眼,伍老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拉直身上挂的工作牌,担心我们看不仔细,他又倾斜着身体,尽量靠近我们。颇为普通的一个工作牌,对于他来说,意义深刻。“我是1956年1月30日进厂,这个日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伍老告诉我们,“因为当年1月11日,正好是毛主席到厂视察的日期,而我是1月底进厂。进厂后,我们这些才十七八岁的孩子,就得到一张毛主席到厂参观的纪念照片。”伍老说:“虽然没赶上主席参观时激动人心的一刻,但是怀里揣着的这张照片,让我们一头扎进打拼的队伍中。”伍老说:“我进厂时,我们生产出一种五灯电子管收音机,”伍老回忆说:“毛主席视察工厂之后,要我们创自己的品牌,当时大家起了不少名字,像黄河、长江、云雀、嫦娥、鹦鹉、皇冠、紫金,还有就是熊猫。之后,厂里把样机摆在南京新街口商店的橱窗里,让市民投票,结果‘熊猫’得票最多。熊猫这个品牌就诞生了。”伍老说,在“熊猫”70周年的日子里,他想代表同批进厂的老员工对厂里说一句话:“大家永远都记住714曾经的辉煌,永远都热爱‘熊猫’。”
我和“熊猫”的故事
70、80年代“熊猫”人 心无旁骛自主研发记者感言:如果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更多的“熊猫”创始人还在艰难行进在仿制阶段,到了七八十年代,一批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进厂则给“熊猫”注入新的血液,从此“熊猫”开始尝试自主研发,董金春就是这批人的代表。“70年代人的身上,背负着重任,”董总坦然地向记者吐露心声:“谁也不知道攻关项目是不是能拿下来,但是所有的人都心无它物,只晓得一往直前。”董总回忆70年代的艰辛历程时告诉我们:“国家当时每年要花几十亿元购买进口的卫星通讯产品,我们如果自己能研发出来,就可以节省一大批成本。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了攻坚战,研究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卫星通信产品。”对于卫星通信系统的成功攻关,体现出董总以及他所领导的团队高素质。1995年,第一套稀路由卫星通信系统由熊猫自主研制成功,从而标志着中国卫星通信技术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我和“熊猫”的故事
买了“熊猫”送父亲魏坚(51岁家住南湖)1984年底的一个周日上午,我带着一岁大的儿子到南阴阳营的父母家去看望二老。进门后,我见到离休的父亲正聚精会神地听着收音机里的新闻广播,老人家看到儿孙来了,非常高兴:“刚才准备上街的,听到收音机正在播报南京新闻,我就不出去了。”父亲的收音机是“红叶”牌,体积非常大,有如今的电脑显示器这么大,不方便携带。我对父亲说:“爸爸,你帮我照看着小宝,我到新街口给你买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以后你出门也可以随时收听到广播。”我乘车直奔新街口半导体收音机专柜。看着琳琅满目的各式半导体收音机,我一时不知购买何种品牌的半导体收音机。一位长辫子女营业员热情地向我推荐起“熊猫”:“这都是由熊猫无线电厂生产的新款式半导体收音机,不仅收的台多,并配有电视伴音耳机,很受欢迎的。更关键的是,‘熊猫’收音机是我们南京人自己生产的,用起来亲切,维修也方便!”没多少犹豫,我掏出20多块钱(那是我刚发的奖金),随即买了一台熊猫牌半导体收音机,赶回了父母家。在当时,二十几块钱相当于一个普通青工大半个月工资,因此收音机的确不是谁都消费得起的“奢侈品”。父亲高兴地接过我给他买的熊猫牌半导体收音机,调着波段,饶有兴趣地听着清晰的广播节目。如今,父亲已去世,收音机至今还珍藏在我手中。
我和“熊猫”的故事
90年代“熊猫”人 创新是永恒主题记者感言:1990年来到“熊猫”,对于路小军这代人来说,一场更严峻的挑战开始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我们家电产品的发展与创新如何破题?”路小军这代人思考得更多。他告诉记者:“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在生产设备上进行近百亿美元的投入,但是,我们保证了彩电关键机芯产品,也就是在功能上达到国际顶尖水准,这是我们为建厂70周年交上的一份最好的礼物。”“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其实就开始了彩电的研制。80年代,熊猫彩电是老南京人的抢手货。”他有些激动地告诉记者:“我记得原来还有牡丹、金星、北京这些牌子的电视,之后,都逐渐淡出市场,但是熊猫却成功地发展起来。”回忆起熊猫电视的精彩片段,路小军更为激动,他说:“厂里先是生产了14、21英寸的电视,到了90年代初期,2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电视也生产出来,之后,第一个单板化的彩电、29英寸纯平也陆续出厂。可以说,‘熊猫’一点也不逊于国外品牌,从球面、平面直角到纯平、大屏纯平、平板,‘熊猫’一直都在更新换代。其中,29英寸彩电,也让‘熊猫’争足了面子,2918型彩电成为李鹏总理出访南美时的国礼。”
我和“熊猫”的故事
南京人有“熊猫”情结“他又来了,这已经是他连续第5天来新百了,他不图别的,只想买一台熊猫彩电。他走得很吃力,拐棍支撑着他有些肥胖的身躯,我问他别的牌子行不行?他说:我只要熊猫。”朱全心对20年前一位残疾人前往新百执着地购买熊猫彩电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作为新百商店原家电商场的经理,他从业务员开始做起,20多年来,见证了熊猫彩电的辉煌与发展。据朱全心介绍,1984年,“熊猫”决定发展彩电。1985年建成生产线,当年生产彩电10万台,当年收回投资。“当时的熊猫彩电,可不是一生产出来就进仓库的,全国许多商场的车子就在厂门口等货呢!”上世纪80年代,不仅是南京,全中国,熊猫彩电都很热销。一个商场一次提货能拿到90台就已经算多的了。“每天早晨7点,全国各地商场的车子就在熊猫厂门口等着呢。”说起新百与“熊猫”的关系时,朱全心有些得意。“虽然当时‘熊猫’很抢手,但我们来提货,还没遇到过提不到货的情况。‘熊猫’对南京的本土商场也一直很关照,作为商场来说,当时也是把最大最好的专柜留给‘熊猫’。”熊猫彩电刚上市就受到了南京老百姓的喜爱,有的市民甚至天天往商场跑,这些每天来看货的老百姓里,就有上面提到的一位残疾人。“他连续5天来新百专柜看货,每天都是满怀希望而来,失望而去,”朱全心好心地劝他是不是考虑换一个别的牌子,他却摆摆手。朱全心实在不忍心他这么执着地每天来看一次,就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答应他,一有新货上市,就给他留一台,并送到他家。朱全心强调,“南京人有很深的‘熊猫’情结,即使在今天老百姓买电视有了更多的选择,许多南京顾客还是选‘熊猫’。可以预见的是,‘熊猫’在不久的将来,还会继续着他们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