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今年的一年级新生分班,采用了依据血型分班的原则。新生报名时,除了要带相应的住房证、户口簿外,还要带学生血型的医院证明。
可尝试但不该张扬
按血型分班的做法完全可以尝试,但学校的具体做法却明显的不妥。
按照什么样的血型在一起更容易相处的原则,把不同血型、性格的学生在班级间进行合理分配,以此来正确、合理、高效地划分“合作育人小组”。任课教师还可以针对各个学生的血型、性格特点,制定教育培养计划。所以,这种做法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但按血型分班不过是一种尝试,在收到真正的效果之前无需张扬。要知道,这可是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的。当然,按血型进行合理分班应该是值得尝试的事情,这样的尝试就算是失败了,也应该是值得肯定的。但前提条件却是要悄悄地进行,别说学生,就是家长,其实也没必要让他们知道。黑龙江省大庆市杨凤霞
反对学校按血型分班
学术界根据许多严肃的心理学调查,以及对性格与基因关系的理解,倾向于否定血型与性格之间的联系。所有“血型性格学”的论文或著作所列出有关血型与性格的统计结果,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承认。世界上也没有哪家研究机构能拿出权威的统计数据,证明血型与性格之间存在直接联系。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血型性格学”违背了已知的生物学常识。
就算血型与性格之间确实密切相关,学校按血型分班也是不可行的。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而社会并不是也不可能按血型分区的。可想而知,走进这样的社会,学校按血型分班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会“水土不服”或者“气候不适”。福建省武平县周洪庆
实质是“教育标签论”
这一做法完全否定了社会、环境等后天因素对性格的影响。对于那些被试验的学生来说,可能一辈子就这样轻易被毁掉了。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从性格方面对孩子进行区分,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实质上,却是“教育标签论”思维下的学生过早分类,是教育简单化的一种体现。“标签论”认为:越轨行为不在于行为本身,而是社会反应,是他人定义的结果。正式给他人某行为下定义,贴标签才使这一行为成为越轨,并引发了进一步的越轨行为。从现实的教学教育生活中看,那些喜欢给学生贴上标签的教育者,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而是方便自己轻松管理罢了。浙江省温岭市王军荣
需要让时间来检验
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也有人认为不科学。我觉得对于一种存在争议的事务,最合适的态度是宽容,而不是急切的否定,试图将它扼杀于摇篮之中。按血型分班究竟好不好呢,时间与实践自会证明一切。那时家长自会作出选择,如果不好家长都不选它,它自然也就实施不下去了。当然,有一个前提是给家长选择学校的自由。
另外,按血型分班有利于促进教育竞争。竞争才有发展,教育同样如此。教育系统内部也应当参与竞争。然而时下的义务教育中的同质现象如何孕育竞争的因子?按血型分班就打破了这一格局,让新颖的教学方式参与进来。一旦它试验成功,或可带给其他学校一种压力,迫使它们进行新的尝试。(华中科技大学 雷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