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从“木头经济”到生态立州
阿坝州位于四川西北部,幅员8.42万平方公里。早在战国时期阿坝地区即有行政建制,在这里出土了三星堆文化遗址,还发掘出了古蜀文明和营盘山文化遗迹。阿坝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及大熊猫故乡卧龙自然保护区等世界旅游景区。
在数十载前,长征红军路过这里,用惊人的壮举,让这里的两个名字从那时起传遍了中国,那就是:雪山,草地。
艰难岁月中的物资基地
回首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在四川阿坝州的经历时间最长(长征历时两年,而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四川阿坝州战斗和行军共历时16个月),也最惊心动魄。雪山、草地等恶劣的自然环境,磨炼了红军意志,锻造了队伍的团结力和向心力,也引发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从阿坝藏族自治州党史研究室统计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红军过雪山、草地时物资匮乏的艰难情形:阿坝辖域面积不足6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0余万,人均年有粮不足600斤、有畜不到两头。
当时,军民同吃草根、树皮,共同扶持度过艰难岁月。阿坝各族人民为红军提供的大量粮食和食用物资,是保证红军征服雪山草地的基本物质基础:阿坝地区藏、羌、回、汉各族人民,共为红军筹集粮食两三千万斤,大小牲畜20万头,土盐5000余斤,还有大量干牛肉、猪膘、食油和蔬菜等。
在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之后,阿坝州共有9个县114个乡镇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
在那段最艰苦、非战斗减员最严重的雪山草地时间,中国工农红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活动:中共中央先后召开5次政治局会议,翻越了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趟过了人迹罕至的水草地,并建立了最早的少数民族革命政权之一——“格勒德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
由于红军是在5—9月草地雨季过草地的,自然条件更是恶劣。刘英在其回忆录中说:红军过草地牺牲最大,这7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我觉得是从死亡的世界回到了人间。”
凭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团结友爱的红军精神,红军硬是走过人迹罕至的大草地。
在阿坝期间,红军先后召开了两河口会议、巴西会议等五次政治局会议,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和党内错误路线进行了斗争,一次次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出来。
红四方面军在此进行的战斗,也在革命战争史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红四军突破天险,仅用十天时间击败了1.2万据守险固的川军,随后用一天的时间拿下土门和茂县两个县城,并在茂县设立总部。随后在6月初,李先念带领的先遣队急行军进发,奔赴达维镇,迎接下雪山的中央红军。
红军在阿坝期间进行的战斗和行军是人类历史上最罕见和艰苦卓绝,也是红军精神中核心元素的构成部分。萧华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黄河脐带”的生态转型
70年过去了,雪山草地依然。前往阿坝州旅游的游客站在红军长征纪念碑前,遥望无边的草地和皑皑雪山,在欣赏雪山草地怡人的景色时,或许仍能隐约感受到当年大行军中旗掣马嘶的豪迈气势。
阿坝州的西北部是大草原,东南部是岷江及其支流大渡河峡谷,中部的山则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这使阿坝成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点工程区,阿坝素来被称作“黄河脐带”、“天府水塔”。
阿坝州政府审时度势,充分考虑阿坝州的特色,制定了“生态立州”的发展路线。阿坝经济被看作典型的生态经济: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能源工业三足鼎立,构成了阿坝经济的三个高地。
“十五”期间,阿坝州完成了从木头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型,为未来的生态立州和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在“十五”期间,阿坝州全面停伐天然林,并开展森工转产,进行了治理整顿。五年内总共投资16亿元,成片造林12万7千公顷,封山育林9万8千公顷,森林管护累积1853公顷,使林木总蓄积达3.9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2.82%。
目前,阿坝州投资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已经初步显现。除了生态农牧业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外,生态旅游业也再创新高,旅游业增加值在5年内上升18%,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在阿坝州生态立州思想的指导下,四姑娘山景区保护环境,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绿色旅游产品,被评为中国第五处世界自然遗产。
同时,生态能源工业也为阿坝经济发展提供了主要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8%。从砍树到植树,从单一的木头经济到多种特色经济,依靠生态立州,一个绿色、和谐的阿坝正在她的子女手中建成。
阿坝州:长征印迹
红军在阿坝境内行军及战斗达16个月之久,在此红军先后召开两河口会议、芦花会议、沙窝会议、毛尔盖会议、巴西会议等五次政治局会议,翻越雪山,走过荒无人烟缺衣少食的大草地,同时经过包座、土门等战役,粉碎了蒋介石利用险恶自然地理条件困死红军的企图。
阿坝:经济史记
“民国时期,除茂、松两县各办平民民生工厂系官商合资的手工业企业外,余皆为私营经济。手工业行业主要有采矿、挖煤、冶铁、小五金、木器加工等行业,产品一般在当地销售,手工业者多亦工亦农。”“抗日战争后,物资奇缺,通货膨胀,经济萧条。”
——《阿坝州志》
当一个城市已经成为了中国山水的代名词的时候,它似乎已经别无选择。但就是这样一个城市,正在尝试着走出另一条腾飞的道路。
桂林:不只山水甲天下
曾经的“工业城市”冲动
“你们桂林有什么工厂?”
“有制药、纺织、橡胶、机械、电子等工厂,还有造纸厂、炼钢厂。”
“漓江污染成这个样子,还能‘甲天下’吗?你们为了发展生产,如果把漓江污染了,把环境破坏了,是功大于过呢还是过大于功,请你们好好考虑,不然的话,功不抵过啊!”
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在漓江的游船上与当时的桂林市委书记的一番对话。
建国后,山清水秀的桂林在经济发展上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50年代,桂林先后提出“生产城市”、“工业城市”的建设目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桂林逐步建成以冶金、电力、化工等为主体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到1978年底,全市国营工业发展到139家,工业总产值达8.26亿元。但是,环境污染也随之而来。
小平同志语重心长的教诲,使桂林人对环境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更为深刻。于是,桂林忍痛割爱,先后将70多家有污染的工厂和车间关闭或迁移;主动将70多个工业项目、60多个三产项目挡在环保门槛之外……
桂林又一次山清、水秀、天蓝。近年来,桂林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第三届中华环境奖”和“国家环保模范城”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桂林山水“二次创业”
“旅游是桂林的黄金品牌,是桂林的特点、特色,是桂林的无形资产。桂林旅游抓不好,我们就有愧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桂林市市委书记莫永清说。但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桂林旅游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打出更具特色的品牌?桂林旅游究竟该如何定位?
2005年,桂林旅游业共接待游客1205.08万人次,同比增长8.43%。但去年桂林市GDP总值为536.7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57.95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15.57%,对GDP的贡献率却只有11%左右。
莫永清坦承,桂林旅游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旅游尚未获得与资源相当的效益,旅游资源大市尚未成为旅游强市。“从中长期目标看,我们给桂林的定位是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山水文化体验之都。”顾名思义,“山水文化体验之都”有三层含义:山水、历史文化和游客体验(即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年桂林市提出了“一城、两带、三大板块”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一城”即桂林城市旅游区,强调提升其特色化、人性化和国际化水平。“两带”是指漓江黄金观光度假旅游带和湘桂走廊文化与生态旅游观光带。“三大板块”,则是把桂林市的5区12县全部纳入桂林旅游的大品牌之中,分为城市旅游、北部旅游和南部旅游三大板块。这一注重产品创新、产业组合、区域协作的“大桂林”概念,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莫永清提出,旅游业要从量的扩张向质和量的提高转变,从单一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多元化旅游转变;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增加游客在桂林停留时间和消费,增加旅游收入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增加旅游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和增加社会就业量。
桂林市长张秀隆算了一笔账:现在每个人到桂林的旅游消费还不到500元。如果从现在的观光型旅游模式里跳出来,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式旅游,留住游客,让他们从从容容地住上几天,那么客人每日的消费量就会上升;如果每个游客人均消费2000元,则桂林每年的收入将是240亿……
高新区:新机遇下的悸动
大做旅游文章的桂林人,“十一五”期间,又迎来了另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机会。
2003年,广西提出的“工业兴桂”的战略构思,工业发展被放到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十一五”期间,桂林成为广西“三点一面”工业发展战略的重点,发展方向为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今年,桂林市政府明确提出把桂林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桂林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指出,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比“十五”末期增加10个百分点。
据桂林市科技局介绍,桂林已经具备了一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条件。首先,桂林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比例较高,规模工业总产值中接近60%为高新技术产业;此外,作为国际旅游名城,桂林拥有世界城市品牌的同时,具有突出的适合人居特别是吸引高新技术高级人才居住的环境优势。桂林在科技资源上具备的这些优势,通过强化自主创新的能力,完全可以转变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
创建于1988年的桂林市高新区,借“三点一面”战略的契机,经过2年多的大力开发建设,高新区在建的信息产业园等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8887亩,约5.92平方公里,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等六大支柱产业。
今年1—7月份,高新区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6.94亿元,同比增长32.04%;完成财政收入2.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6亿元,同比增长19.28%。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达26.22%,对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32%。
桂林:长征印迹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广西省桂林市全州以南湘江东岸与敌浴血奋战。11月27、28日,红军先头部队于桂林市兴安、全州之间,渡过湘江,并控制了界首至脚山铺之间的渡河点。湘桂两省敌军分路向红军猛扑,妄图夺回渡河点,阻止红军渡河西进。尾追敌军也与红军后卫部队展开激战。12月1日,经红军浴血奋战,终于突破了湘桂敌军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但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桂林:经济史记
“由于公路交通的发展,再加上水路运输,桂林处在湘桂公路和漓江的交汇点上。民国25年(1935年)开办航空运输,26年有了铁路。桂林交通便利,是桂东北地区经济的中心、交通枢纽、土特产品的集散地,一些土特产品由水路经梧州或广州出口。” “抗战时期,许多工厂内迁,战时需求增加,桂林的工业生产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发展。”
——《桂林市志?总述》
井冈山下,黄洋界边,吉安这个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的城市,正在进行着一场“工业革命”。
吉安:红色旅游的新卖点
吉安的旅游资源可以说得天独厚,因为这里有革命圣地井冈山。
2005年,用井冈山市委副书记王四华的话说,井冈山旅游实现了“三上台阶”: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次迈上200万台阶,达到218万人次,同比增长22.7%;旅游总收入迈上10亿元台阶,达到11.28亿元,同比增长15.7%;门票收入迈上亿元台阶,达到1.14亿元,同比增长96%。
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央陆续出台各项政策,严禁公款旅游。而在井冈山旅游收入中,拔得头筹的“红色旅游”一直以来,都以公费为主导。井冈山旅游局在进行广东客源市场调研时也发现,单位组织的旅游越来越少。
此外,红色旅游景点的单一性也成为影响井冈山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茨坪、茅坪、大井、小井、黄洋界、烈士陵园……说起井冈山,红色仿佛成了它唯一的特色。“80年代的年轻人,对井冈山印象不深;许多城市人群也只知道是个老区,觉得可看点不是很多。”井冈山市旅游局局长肖邮华说。
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给井冈山旅游提出了新的要求。名满天下的井冈山如何把知名度转化为旅游者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
井冈山首先推出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的概念,以提升旅游资源的内涵。井冈山不仅仅是红色,它保存有世界同纬度最好的7000公顷原始次森林,植物3800余种,珍禽异兽1108种,有“天然动植物园”之美称。井冈山提出,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可看性,不能“看了房子还是房子”;同时,深入挖掘绿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不仅要守得住,还要做得精。
井冈山市提出以“个性化”和“精品意识”来打造旅游产品。在旅游形态上,以传统教育、文化体验、休闲观光、极限探奇、会议服务为特色,整合旅游资源,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在景点建设上,对黄洋界、大井、茅坪、龙潭等老景点进行有针对性、计划性、目的性的改造,对荆竹山、笔架山、大峡谷等新景点做好有品位、有远见的规划和进一步的开发;在线路设计上,依据“线路流畅、个性鲜明、动静结合、强度人性”的原则,调整和安排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的游程,以特色化、规范化的线路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按照“大营销”的理念,井冈山旅游提出了宣传主题化、形象最优化、覆盖网络化、推广集团化、目标区域化的具体要求,要求在每个阶段推出不同的亮点和卖点,选择最美的形象展现给游客,构建井冈山旅游产品营销网络,同时以点带面,做好区域市场开发。
以红带绿,红绿相融,井冈山红色旅游在不断的资源整合中,迎来新的发展。
革命圣地的工业梦
近年来吉安工业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产业集中度偏低,技术开发投入偏少,瓶颈制约偏重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吉安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工业立市”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发展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集中精力主攻工业”,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吉安提出的“十一五”工业发展目标为:力争到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番,分别迈上200亿元、500亿元和50亿元台阶,力争规模工业总量在全省排名进入前五名。为使目标不落空,吉安不断强化措施,加大扶持工业发展力度,在工业发展的关键点发功用力。
在园区建设方面,吉安市坚持基础建设、项目引进、产业集群三招并重,2005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5亿元以上,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280个,新增就业人数3万人以上,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经济效益可观、生产环境优良的县级工业园区。其中,永丰、泰和两县的工业园年销售收入迈上20亿元台阶,新干、吉州工业园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其余县区工业园销售收入均超过10亿元。
吉安还集中资源,集聚力量,重点扶持了定安科技、真明丽、友利电等电子企业,不断做大井冈山卷烟厂、堆花酒业、金佳谷业等食品企业,做强半边天、金顶等药化企业,并扶持发展华能井冈山电厂、万安电厂等电力企业,壮大玉华、齐峰等建材企业。目前,全市六大产业蓬勃发展,年内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将达到20户以上。
此外,今年2月24日,吉安市政府与南昌大学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南昌大学将在吉安市重点围绕电子、药化、食品机械、建材等产业进行产品研发和工艺改造,并建立南昌大学(吉安)科技园,计划在5年内为吉安市培育和孵化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帮助引进10家以上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
吉安:长征印迹
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的正确道路。井冈山以革命摇篮的盛誉,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1934年8月7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9700余人的红六军团告别生死相依的湘赣苏区人民,从吉安市遂川县横石村悄然出发,踏上了艰苦卓绝的西征之途。
经济史记:“本县市场,濒临赣江,帆樯云集,益以内河轮驶,公路车驰,交通便利,商业日形发展。(民国)十五年前,钱庄林立,(民国)十五年后,银行代兴,以言金融之雄伟、货币之丰厚,虽不逮南昌、九江两埠,但较诸赣州、樟树,当有过无不及。”
“本县市行业,除银行、钱庄、工业类外,首以绸缎业资本最多,次为布业、油烟业、南货业、中药业……”
“本县市输出入贸易,民国元年至十五年,每年货值总额约在二百万元至五百万元之间;十七年至二十年,重经‘匪乱’,商业备受影响,每年输出入货总额,不过三百万元左右;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各年,其输出入货值总额,则逐渐增加,有达至六百万元之趋势。”
——《吉安县志》卷二八《民事志·商业》
丽江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丽江古城、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以及列入世界记忆遗产的纳西族东巴古籍以及传说中的香格里拉,正吸引着每年300多万的世界各地游人。
丽江:茶马古道上的风情之都
丽江总面积为21219平方公里,人口约106万,位于云南西北,地处金沙江上游,距昆明580多公里。丽江历史悠久,古羌人的后裔、纳西族在此生长繁衍。丽江景色优美,拥有众多世界级旅游景区。
今天的游客走在丽江具有千年历史的茶马古道上时,可能无法想象当年红军经过时的情形。
茶马古道,“神兵飞渡”
70年前,18000多名红军官兵,从西哨村进入丽江。一位当年曾见过红军路过的纳西族老人向今天重走长征路的人们回忆说:当年红军兵分两路,明的一路从坝子里走过,隐蔽的一路从山脚下的树木里走过。整整三天,每天都有红军经过西哨村。
这支红军,就是由贺龙、任弼时、肖克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他们在到达石鼓镇后,开始实施渡江。石鼓地处偏僻,山路险阻,石鼓镇有对联称:山连云岭几千叠,家住长江第一湾。足见此处地形险恶。相传历史上诸葛亮“五月渡沪”、元世祖忽必烈“革囊渡江”即在此地。
1936年4月25日下午,红军开始在绵延62公里的江岸边寻找渡船、制作木筏渡江,18000名红军只用了四天三夜的时间,使用7只木船、几十只木筏和28位船工,在5个渡口神速地从金沙江西岸渡至东岸。等到蒋介石发现红军要于丽江过江并气急败坏地令飞机来轰炸时,红军大部已经顺利过江。
多年后,为纪念此次胜利,当地人写下了“青峰璧立水云间,南下金沙直北还;神兵天降曾飞渡,万里长江第一湾”的美好诗句。
渡江成功后,肖克军团长赋诗《过金沙江》:盘江三月遂烽飚,铁马西驰调敌忙。炮火横飞普渡江,红旗直指金沙江。后闻金鼓诚为虑,前得轻舟喜欲狂。遥望玉龙舒鳞甲,会师康藏向北方。1984年,肖克将军重访石鼓,对随行人员说起当年的心境:“渡江成功,我才松了一口气。”
红二、六军团在渡过金沙江后,即为会师中央红军而远去,但红军精神长留在了丽江。
山水风情,古镇变迁
丽江最大的特色是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丽江市政府将其概括为: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
“二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景区面积约2.63万公顷,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域。“一城”即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一湖”即泸沽湖,“一江”即金沙江,流经丽江651公里,代表性景观有万里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宝山石头城、塔城唐代铁桥遗址等。
“一文化”则是指纳西东巴文化,是融合了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纳西古乐、被称为“古代纳西族社会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于一体的纳西文化体系,其中东巴古籍文献已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一风情”即摩梭风情,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母系氏族男不婚、女不嫁的婚姻形态,被称为“人类母系文化最后一片净土”。
今天,千年古镇丽江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丽江市市委书记和自兴讲述了一个束河古镇的变迁故事:束河古镇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和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纳西族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商业文明的活标本,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的—部分,它完好地保留了茶马文化、农耕文化、纳西文化和生态文化。今天的束河古镇己成为魅力丽江的一部分,其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做法,很好地完成了把农民变市民,乡村一体化的转换,也破解了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难题,成为丽江开发的一个典范。
如何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环境友好型经济,丽江的探索已颇有建树。据丽江市政府统计,2005年丽江市生产总值完成58.5亿元,比上年增11%,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4亿元,增长17.6%,支出18亿元,增长10.1%,接待国内外游客400万人次,增长12%,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增长1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增长9.5%。
在完成“十五”计划后,丽江市又为今后五年的发展制定了更高的目标:全市GDP年均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国内外旅游人数年均增长6.5%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
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市,丽江必须思考如何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丽江市在进行“十一五”规划时已经决定,将把生态建设与发展旅游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并借此打造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丽江:经济史记
“在地主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工商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抗日战争后期,由于东南沿海对外贸易中断,中缅交通被日军封锁,中印贸易空前活跃,丽江一时成为通往西藏、印度与内地贸易的重要枢纽之一和纳西族地区最大的商业城镇,促进了民族商业资本的发展,特别是铜器和毛纺织品、皮革制品,走俏于西藏、印度地区,并远销接壤各国。”
——《丽江市志》
丽江:长征印迹
红军途经丽江,昼夜不停,前后仅五天时间抢渡金沙江。红二、六军团在茶马古道上的石鼓镇渡过万里长江第一湾,借此甩掉追敌后,翻越大雪山,于甘孜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钢铁、汽车……一个充斥金属轰鸣的重化工业城市,在资金、资源等方面压力重重的现实问题中,通过“创造”找回了自己的“霸气”。
柳州:向“创造”要霸气
作为西部工业重镇、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柳州曾经很辉煌。
改革开放初期,柳州借助工业先发优势,推进产品市场改革、企业制度创新,把传统工业优势发展得淋漓尽致。柳州市电扇厂、两面针牙膏厂、柳州开关厂等国企当时被誉为“八大金刚”,威名远扬。柳州一度成为华南仅次于广州的工业城市,并在1992年实现了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
但随着国内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柳州以重化型产业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经济,对投入、政策、资源依存度高,结构性失衡和粗放型增长的弊端逐渐显现,“柳州制造”的现实问题日益突出,工业重镇的金字招牌开始有些“失色”。
柳州如何奔离老工业城市逐渐衰落的“宿命”?
挺进:“柳州创造”
“十五”期间,柳州提出了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工业立柳、强市富民”总体发展思路,把自主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推进“柳州创造”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确保高质量、高效益的前提下,继续保持高速度发展。
原柳州市委书记吴集成说,“以中间制造为主的柳州,自然资源不多,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是愿走不愿走的问题,而是早走晚走的问题,越早走越主动,发展越快;不走最终肯定被人淘汰。”
一直以来,汽车、机械、冶金是柳州的三大支柱产业。近几年,柳州几乎没有引进或培育新的大产业,依托自主创新,这三大产业不但没有衰败,反而日益做强。2004年柳州汽车产量首次突破30万辆,铁、钢材综合生产能力突破450万吨,轮式装载机产销量世界第一。柳钢成为广西首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工销售收入均突破50亿元。
“柳工之所以在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始终站在前列,没有被跨国公司挤垮,就是因为柳工有3到5个核心技术,”柳工董事长王晓华说,“柳工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不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对手赶超难度就越大,附加值也就越多。”
“十五”期间,柳州三大支柱产业发挥带动作用,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工等龙头企业为重点,已形成一定的区域性集群,起到强大的规模效益与带动效应。通过扶持产业集群,柳州市支柱产业、重点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霸气:工业柳州
柳州市市委书记蒋济雄指出,柳州工业需要有一种气势,一种敢于在市场上纵横捭阖的霸气,实施大项目、大投入、大产出、大发展的战略。
“十一五”期间,柳州市提出,继续坚持以工业化的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今年年初,柳州市提出当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到2007年,将顺利实现“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战略构想。
据柳州市经委主任李新元介绍,今年上半年,柳州市技改投资低开高走,增幅逐月回升,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4.5亿元,同比增长21.3%,全市新开工项目104项,总投资4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0亿元。承接“十五”期技改的巨大推力,三大支柱产业上半年快速增长的势头不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16.52亿元,同比增长32.3%。汽车行业对全市工业发展的贡献居各行业之首,其中,上汽通用五菱连续4个月产量超4万辆,迭创月产新高,累计微型汽车产量25.1万辆,同比增长51.5%,市场占有率达40%,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而最明显的变化,是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四者的同步增长,而且增幅均超过两位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平衡:再造产业链条
依托产业优势,大胆开拓创新,延伸产业触角,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有效抵御市场风险,是柳州市做好支柱产业文章的又一思路。
按照“理清思路、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的产业调整方向,柳州市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上战略的高度,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对经济增长具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项目在柳落户,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今年上半年,在传统产业方面,柳州市已相继对自主开发出来的微轿、风行系列乘用车等新产品实施技改,使之尽快形成规模化,成为新的增长点;在新兴产业方面,目前已收集到46个技术创新项目,拟在下一步给予重点扶持,如机电仪一体化产业的柔性版印刷机等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已完成投资1.1亿元,正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针对工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柳州市进一步加大新产品开发和技改投资力度,通过两者有效衔接和滚动循环,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柳州市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108.9亿元,同比增长26.3%,新产品对柳州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3.5%。
随着技改力度的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沉寂多年的柳州市轻工业上半年也重新起飞,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57.03亿元,同比增长25.5%。由此,轻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上升到了13%。
截至今年6月20日,柳州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02.28亿元,同比增长24.81%,提前10天实现“双过半”,为全年实现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思路正确、措施有力、上下团结,在‘十一五’期内,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市委书记蒋济雄说,“对此,我们要充满信心。”
柳州:长征印迹
经过浴血奋战,1934年12月1日,中央红军突破敌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12月上旬,中央红军经过广西桂林市龙胜县、柳州市三江县,进入苗、侗民族地区。1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湖南省通道县境内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毛泽东力主放弃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
柳州:经济史记
“民国28—30年(1941年),湘桂铁路桂柳段、黔桂铁路柳州至金城江段、湘桂铁路桂南段柳州至来宾先后通车,再加上横跨柳江的柳州铁路29年竣工,使柳州成为西南大后方的交通中心。这时期,柳州还新建成或扩建了一大批商店、旅馆、酒家、戏院,经济和文化发展较快。”
——《柳州市志?总述》
一个“海西”开启了这个城市的春天,一个“大交通”格局,让这个资源型城市走到了经济长征路上的新前沿。
龙岩:走出大山的老区
许多年以来,曾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龙岩人着实有点落寞。
这片热土,地处闽、粤、赣3省边界山区,山深林密,交通闭塞。建国后,龙岩地区(199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龙岩撤地设市)的经济结构一直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工业建设发展速度相当缓慢。
1978年后,龙岩的国营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农村乡镇工业普遍发展,全区工业产值开始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势头。但由于投资不足、科技落后、交通闭塞、劳动力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全区经济水平仍处于全省比较落后的地位。2004年,龙岩市地区生产总值32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万元。
过去,龙岩人引以自豪的,好像只有革命老区的红色身份。现在,除了革命传统外,令龙岩人记念的还有“海西”战略。
一个名词带来的春天
2005年底,一个崭新的经济区域名词——“海峡西岸”正式写进了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2006年初,这个名词又载入了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成为新世纪国家战略支持的又一重点区域。
处于长三角、珠三角和台湾省之间的福建,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之上,“鸡鸣三省”的龙岩也不例外。
“十一五”期间,龙岩市提出“加快建设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使闽西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集聚极、辐射极”的战略目标。
龙岩区位独特,对沿海来说,它是腹地;对内地来说,它又是沟通内地和沿海的重要通道。沿海意识的加强,使龙岩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找到了准确的定位:确立闽粤赣边界交通枢纽地位,强化对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力争从基础设施、产业、市场、资源四个方面主动融入到沿海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
经过近几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梅坎铁路、棉花滩水电站、赣龙铁路、龙岩冠豸山机场等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和投入运营,龙岩初步形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发展条件大大改善,区位劣势转为优势。龙岩不仅已经融入了厦门湾城市经济圈和省会城市四小时经济圈,而且与珠江三角洲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深山里的“大交通走廊”
而“海西号”的开通,则进一步使龙岩真正连接内地、沿海,由腹地向枢纽转变。
2006年1月12日,由龙岩始发,经赣龙线、京九线直达北京的“海西号”旅客列车,开出龙岩火车站一号站台。这是首趟从当年的中央苏区直达首都的旅客列车。
在福建省最大的兰花基地——连城县朋口镇兰花基地,兰花协会会长饶春荣正准备将兰花通过火车快件托运到北京等地销售,这样既方便又省时,成本也大大降低。“‘海西号’开行了,我们的兰花一定会卖得更好!”饶春荣说。
龙岩旅游资源丰富,过去因为交通不便,景点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海西号”的开行将龙岩的大片景点连成一线。日前,龙岩市旅游局正紧锣密鼓地采取措施,动员各旅行社利用这条铁路线开发旅游市场,推进红色旅游区协作,使龙岩与瑞金、赣州、吉安、南昌各地紧密相连。
龙岩“大交通走廊”轮廓的初步显现,使其成为海西经济区南接西拓的快速通道,背山临海的龙岩人正一步步走出大山。
跳出资源求发展
发展离不开资源,但单纯拼资源、拼消耗,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龙岩来说,不啻是饮鸩止渴。严酷的现实逼得龙岩人练就了一番“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事。
龙岩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矿产原值在1000亿元以上。资源型工业一度曾占龙岩市工业比重的75%。全市产值超过3亿元的9大行业中,大都是依赖矿产资源和农林资源生存发展的资源型工业。在相当长时期内,龙岩市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外延扩张型再生产,产品的附加值低,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到30%。
2004年8月31日,龙岩市委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把龙岩建设成为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并确立了优先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的思路。
跳出资源抓项目,龙岩人确定了上规模有档次、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的招商条件,对那些规模小、卖原矿的项目坚决说“不”;对新引进的工业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机制和环保“第一审批权”。资源型项目和非资源型项目并举,成为龙岩发展新思路,一批并非依托资源的优势企业迅速崛起。
落实科学发展观,龙岩实现了新跨越。今年1-7月份,全市完成GDP223.29亿元,增长11.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01.74亿元,增长24.1%。
走出大山、跳出资源发展局限的龙岩,心齐、气顺、风正、劲足,正在海西发展的大局中,迎来一次经济的“新长征”。
龙岩:长征印迹
龙岩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29年3月至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次由赣入闽,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1929年12月底,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龙岩上杭县古田镇召开,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进入紧要关头,9月28日,驻守长汀松毛岭的红九军团奉命转移。9月30日,红九军团从松毛岭下的钟屋村出发,向西疾行,前往江西会昌。10月,踏上了长征征途。
经济史记:“民国时期,龙岩地区机器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生产力水平低下,民不聊生,市场萧条,铺面稀疏简陋,曾是州府所在地的长汀、龙岩,店铺最多不过300家~500家,最少的武平不过60家~70家。”
——《福建省·商业志》
一个曾被当作广东省“战略后方”来建设的重工业城市,现今却成为泛珠三角的核心地区。在众多的前进路线中,它选择了南下,目标——广州!
韶关:坐上南进的列车
有人说,韶关是广东的“东三省”。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先后把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来建设,建立起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韶关挖掘机厂等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奠定了韶关工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上世纪70年代,韶关已成为广东重要的工业基地。1980年以来,韶关市先后有工业企业2.1万多家。其中,韶钢集团年产钢能力已突破500万吨,跻身世界钢铁企业100强之列;韶铸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铸锻件专业生产企业之一。
作为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后韶关遇到了不少困难。原有的国有企业如何重新振兴?如何把原有的工业基础优势转变为效益优势?韶关的“后劲”在哪里?
泛珠三角的“核心地区”
韶关市市长徐建华认为,韶关要加快发展,必须抓好当前面临的三大机遇:一是抢抓全省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突出结构调整,珠三角加速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要创造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建设产业园区;二是利用广东省加快建设“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机遇,把韶关建设成“泛珠三角”的重要战略通道和节点城市;三是抢抓建设绿色广东和“十大工程”建设,加快山区开发带来的机遇,发挥生态优势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大机遇建立在韶关的三大优势之上。
一是区域优势:韶关地接南北,贯穿全境的京广铁路、京珠高速,与即将开建的武广客运快线、赣韶铁路等夯筑南北交通优势。独具优势的区位加上方便快捷的交通,使韶关从最初的边远山区,一跃成为泛珠三角的核心地区。二是资源优势:韶关地处南岭,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和“绿色宝库”,矿产和森林以及水电、劳力、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自然生态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很适宜旅游、休闲和人居。三是配套优势:韶关是广东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产业体系较全,发展工业具有产业配套的优势,尤其是机械装备工业基础厚实,具备发展汽车零配件生产的基础。
“韶关现已融入广州两小时经济圈,具备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的便利条件,是广东引南接北、‘打通南北中轴线’的重要节点城市。”徐建华指出,韶关要加快对接广州的步伐,积极融入珠三角,实现互惠双赢,促进共同发展。
“把韶关的车厢挂在广州的列车上”
韶关与广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交通便利,互补性强,有着十分良好的合作基础和传统。“广州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佼佼者,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经验等发展优势非常明显,拥有‘带动广东、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巨大能量,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产业对接的重要伙伴。” 韶关市市长徐建华表示。
今年4月,广州、韶关两市达成共识,双方在工业、旅游、农副产品和物流等方面加强合作的空间很大。在广东省外经贸厅的支持指导下,两市政府共同举办合作交流会,意欲在“产业对接、区域合作、协调发展”的目标指引下,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
5月18日,广州市人民政府、韶关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外经贸厅联合举办了2006韶关——广州外商投资合作交流会。在交流会上,韶穗两市共签约项目95个,累计投资额为127.9亿元人民币。
珠三角里新韶关
据徐建华介绍,韶关市在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上,首先要做好装备工业特别是汽车零配件业的对接。
“对接广州、融入珠三角”,韶关瞄准了广州汽车工业的巨大商机:到2010年,广州汽车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汽车零配件产值将达到800亿元以上。按照国际通行的汽车整车与零配件产值比率1:1.7,配件产业极具潜力;按照广州丰田公司对汽车零配件厂家的空间划分,韶关全市都处于其所在的核心圈范围。因此,占有市场份额的一席之地是韶关一次不可错失的机遇。
为此,韶关把对接广州汽车配套产业作为优先领域,出台对汽车配套产业的优惠政策,并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资源、品牌整合,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力度,提高装备产业竞争力;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承接珠三角汽车零配件企业向韶关转移,积极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广州市场,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使韶关成为广东省汽车零配件和大型特种汽车装配和制造的重要基地。
二是开展农副产品与广州市场的对接。广州农副产品需求巨大,而韶关有发展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的优越条件,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质量、做强品牌,把韶关建设成广州农副产品供应的生产基地。
三是开展旅游业、房地产业等服务业的对接。广州既是一个巨大的旅游客源地,又是重要的游客中转地,要对接广州旅游业,促进韶关旅游业加快发展;要对接广州住房消费市场,提高韶关房地产业水平,使韶关成为广州、珠三角部分居民的第二居所和度假优选地之一。
“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经济发展、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环境优美的新韶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泛珠三角区域的‘交通枢纽、区域中心、经济强市、山水名城’。”徐建华说。
韶关:
长征印迹1934年10月26日至11月15日,中央红军的第一、九军团大部,第三、五、八军团一部先后经过粤北的南雄、仁化、乐昌和连县等地。在今韶关市境内,红一方面与国民党军多次展开过激战,先后3次突破敌人设在南雄乌迳(新田)、仁化城口和乐昌的三道封锁线,胜利通过广东境内,向湖南方向前进。
韶关:经济史记
“民国前期,战乱与天灾不断,加上铁路与公路陆续通车,水运优势逐渐减退,粤北各地经济活动日见萎缩。抗日时期,本境成为广东大后方,大量军政机关、学界、商界人员涌入,虽曾热闹了一阵,但光复之后又见萧条。只有建国后,粤北的经济才真正重新起步,飞快发展。”
——《韶关市志?概述》
河南之南,绿茶之乡。毛尖,让信阳载誉海内外的同时,还为信阳人找到了一条走出大山的致富路。
信阳:大别山下茶飘香
有一片热土令人神往,她是将军的摇篮,红军的故乡;有一个地方让世人敬仰,她在党的革命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有一个老区叫人感到自豪,她有人间仙境,无限风光。这就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美丽的信阳。
信阳素有“豫南明珠”之称,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东邻安徽,南连湖北,总面积18915平方公里。现辖8县2区,总人口770万。其中所辖罗山县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信阳市也是河南省唯一被纳入全国十二个红色旅游区范围的省辖市。
“一座青山竖起一道风景,一潭碧水蕴含万般风情”概括了信阳的山青水秀与人杰地灵。如果你身临其境来到鲜花盛开、茶香四溢的大别山上,感受厚重的历史,享受无限的风光,会感觉到人在画中游。
“城在茶中,茶在城中”
信阳毛尖驰名中外。常饮绿茶的人,无人不知“信阳毛尖”这个品牌。“信阳毛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因质佳味浓久负盛名。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把光州茶(信阳毛尖)列为茶中上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又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千古之论。
信阳茶叶经历了千年的栽培,于清朝末期始创“信阳毛尖”品牌。因其外形细圆紧直,白毫显露,内质清香持久,滋味醇和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完整,先后获得多项荣誉。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被评为十大名茶之一,1982年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荣获银奖,1985年获中国质量银奖,1990年获中国名茶金奖,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国际金奖。
信阳市茶叶生产开发的指导思想是:树立“中国茶都”形象,围绕茶韵广场、茶大观楼、茶韵田园三大板块做文章。建设生态茶园基地、优化茶产品、拓展茶市场、规划茶城市、发展茶经济、弘扬茶文化、开发茶旅游,着力打造“城在茶中,茶在城中”的个性城市。
信阳地区优越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是绿茶生产的理想环境,千百年一脉相承的手工制茶工艺,使“信阳毛尖”的独特风味无与伦比。但这种以传统手工炒制为主的制茶工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生产工艺随意性较强,产品质量不稳定,并且随制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不同而炒制茶叶的质量有很大差异,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近几年,信阳毛尖经过技术人员不断研究、改进、完善,机械加工技术渐趋成熟,生产出的产品完全符合传统信阳毛尖茶的品质要求,外形更加完整紧直,碎茶率低,色泽更加翠绿香气更加浓郁,受到专家和消费者的认可。目前,全市有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生产线近70条,可生产干茶200万公斤。
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信阳地区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加强科技投入,提高单产;保持传统工艺,提高质量。全区茶园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信阳市九个县区,120多个乡镇,1200多个行政村,18万农户种茶,从业人口近百万人。信阳市仅拥有百万资产的茶农就有30余户,茶园面积超过300亩的种茶大户有300多个。全市茶园总面积60万亩,开采面积50万亩,茶叶年总产量约1500万公斤,总产值6.5亿元,社会总收入10亿元以上。
“人往城里去,钱从务工来”
除了毛尖茶,令信阳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已成了信阳农民增收主渠道的劳务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实质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以信阳来说,目前全市有近600万农村人口,有350多万农村劳动力。按照现有的耕作技术和条件,耕种全市800万亩耕地,有300多万农村劳动力实际上处于隐形失业状态,用农民自己的话说是“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蹲闲”。
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利用发达地区的力量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收到了明显成效。从前,困扰信阳农村发展的是两个难题: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通过发展劳务经济,信阳已初步找到了答案,就是“人往城里去,钱从务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5年,全市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达123亿元,占当年全市农民纯收入的54%。
但发展劳务经济并不只是为了农民打工挣钱,其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发达地区的培育,形成了信阳自己的人力资源;在于通过增加非农收入,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在于通过返乡资本的注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正是因为走出去的打工者,引回来的是创业者;输出去的是劳动力,引回来的是生产力,信阳找到了一条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路子。
信阳:长征印迹
1934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奉中央军委的命令,在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从信阳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了长征。
信阳:经济史记
“民国5年(1916年)兴建的贫民工厂,为官办工厂之始。民国7年(1918年)建成光化电灯公司,信阳成为省内三个较早有电灯的城镇之一。抗日战争前夕,有石板印刷。解放前夕,信阳市为消费城镇,仅有小型粮油加工等厂(作坊)7家。”
——《信阳市志?工业》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一个曾仅有红色政权和黄土两“色”的革命圣地,正在编织着自己多彩的经济链条。
延安:宝塔山下的彩色经济链
70年前,红军经过漫长的跋涉艰苦的战斗抵达延安,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都由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之后十三年,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中心。
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杨家岭窑洞里闪烁的灯光,成为几代人心中的圣地象征。
然而,长久以来,延安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革命的摇篮,人们来到这座革命的大讲堂接受教育,而没有注意到这些革命历史遗迹的商业价值。
直到现在,旅游业成为了延安市的新兴产业,特别在国家支持发展红色旅游的机遇下,延安市政府完善规划,整合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了旅游业在内的各项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黑,绿,红”
有人说,延安的经济可以用三种颜色表示:黑,绿,红。
所谓黑色经济是指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能源化工产业;绿色经济是依托山川秀美的林、牧产业;而以革命圣地红色旅游为代表的旅游业则可以被称之为旅游经济。
黑、绿两色经济是延安传统的经济强项。
延安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如今,石油工业已成为延安经济和财政的主要支柱。
延安土地面积辽阔,林,牧产业十分发达。 随着延安的农业经济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林果、草畜、棚栽三大特色主导产业。
作为后生晚辈的旅游经济近年来也异军突起,开始与这两大传统经济分庭抗礼。2004年,延安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5年被授予“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称号,来延旅游人数达到509.4万人次,综合收入20.23亿元。
2004年,全市旅游人数占当地人口的186%,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8.02%。今年以来,随着红色旅游的持续升温,到4月底,延安市已接待海内外游客14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0.69%和29.2%,均创建国以来同期最高。旅游业已成为延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旅游产业的“彩色链条”
实际上,延安的旅游产业并非只有单一的红色。目前,延安从它特有的历史和自然环境出发,形成了黄、绿、红三大特色的旅游产业。
黄色旅游,是指以黄帝、黄河、黄土地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旅游。
延安在历史上一直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为延安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全市共有各类文物遗址5908处,其中古文化遗址2956处,古墓葬491处,石窟177处,石刻1344处,古建筑180处,其中最著名的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位于黄陵县的轩辕黄帝陵。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有着浓郁的黄土地自然风貌,具有迷人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风情。
安塞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安塞的腰鼓和剪纸艺术在全国首屈一指。
安塞腰鼓有“天下第一鼓”之称,舞到酣畅时,脚下的黄土也随之暴扬,观者无不动容。安塞剪纸源于民间,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再加上巧手农妇对生活独特入微的观察角度、大胆丰富的想象力,使剪纸生动逼真,于古朴中表现出现实生活的气息。
位于宜川县的黄河壶口瀑布,传说为大禹凿石导水处,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色大瀑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人民币五十元纸币的背后也是它的图样。
延安是革命圣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 从1937年中央红军到达延安吴起镇到1948年党中央东渡黄河挺进山西的这13年里,中国共产党在陕北这块土地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演绎出了许多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孕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也给后人遗留下了 350多处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地,这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其中,如瓦窑堡会议革命旧址,以及位于延安城区的七处革命旧址和作为延安象征的延安宝塔,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有25处之多。
延安现存革命旧居140多处,如:以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稼坪、中共中央旧址凤凰山,以及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地。
延安市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万花山“四山”森林覆盖率达55.4%,被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全国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兰故里万花山,为延安发展绿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延安:经济史记
“民国初期、中期,生产力低下,加之军阀内战,政治腐败,收不抵支,财政陷入困境。1936年前,延安共有一个炼油厂、4个小煤窑、2个小砖厂,皮坊、铁匠铺等,共计26个。这些小企业和手工作坊主要分布在今延安市、富县和子长境内,计有从业人员107人,年产值约10万元(人数和年产值不含延长石油厂)。”
——《延安地区志?工业志》
延安:长征印迹
1937年1月,长征后的红军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此生活和战斗了十三个春秋,史称“延安时期”。
这里是中国革命事业的转折点,也是贵州少有的“无偏无陂”之地。除了巨大的矿藏和丰富的农产品,遵义还在酝酿着更大的能量。
遵义:黔北古城的新活力
遵义位于贵州北部,南距省会贵阳140公里,北距重庆240公里。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这片面积307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挽救了中国革命;今天,在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中,遵义这座革命古城正在为经济发展蓄势,展现新的活力。
赤水河畔的大转折
1934年5月至1936年1月,共计20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第六军团、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和第二、第六军团,四次转战出入遵义地区。在此期间,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实施了四渡赤水战役和遵义战役,创建了黔北苏区根据地。这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活动和军事斗争,是中共党史和遵义地区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70年后重走长征路,人们对遵义在中国革命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遵义会议进行的同时,红军在遵义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战役,包括强渡乌江、鏖战娄山、四渡赤水等,均取得辉煌胜利。尤其是四渡赤水战役,中央红军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牵着敌军的鼻子走,并最终摆脱了敌人四面八方的围追堵截。凭借赤水河的屏障和中共中央及革军委的智慧,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终争取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此后红军强渡乌江、进逼贵阳、移师昆明,开始走上中国革命的新征程。
在转战遵义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党和红军成立了黔北苏区根据地。黔北苏区人民在党和红军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斗争,为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
正是凭借以上划时代意义的遵义会议和一系列革命活动及战争,遵义成为著名的革命圣地,并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黔北重镇的“生意经”
遵义城市的取名得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今天,这座古城已经发展成为拥有720多万人口的地区,并成为贵州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之一。
根据遵义市人民政府提供的资料,2005年遵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2.32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60.1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16亿元、地方财力58.3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82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达2319元。
遵义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矿藏和农业资源是遵义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遵义地区矿藏丰富,现已探明的有60多种矿藏,其中锰、铝、镁、汞、硫铁矿、硅石均为优势矿产,储量居全省或全国领先地位;有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500多万千瓦,煤炭储量252亿吨。
遵义地区的农业基础也比较好,素有“黔北粮仓”之称,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大致是:粮食25%,茶叶40%,肉类30%,蚕茧30%,烟叶30%。同时,遵义盛产杜仲、黄莲、天麻、黄柏、吴萸等名贵中药材,盛产油桐、乌桕、毛竹、五倍子等经济作物。
同时,遵义地区的工业已经初具规模,已经有一批企业打出了自己的名气。遵义出产的茅台酒、习酒、董酒、鸭溪窖酒等众多名酒,使遵义获得“酒文化名城”的称号。
西部大开发中的“遵义经验”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遵义的经验也很值得称道。
遵义的思路是打造“六省通衢的交通网络、水火互济的能源基地、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目前遵义正在建设鸭溪火电厂、构皮滩水电站和一大批小水电站,到2010年全市总装机容量可增加到1100万千瓦;与此同时,保护环境开发生态,森林覆盖率每年递增一个百分点,目前达到43%以上。遵义探索出的六种退耕还林模式—退耕还林、退耕还茶、退耕还竹、退耕还草、退耕还药、退耕还果,对西部大开发中的其他地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遵义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上也探索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黔北粮仓遵义开展了“四在农家”的新农村建设,将其建设思路总结成“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简单明了,方便在农村开展执行。
不过与全国发展相比,遵义的差距仍然很明显。城乡差距大、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下,这些仍将是遵义未来经济发展必须攻克的必修课。
遵义: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成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点。而四渡赤水战役,则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被中国国防大学和美国西点军校当作经典教学案例。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毛泽东旧居等旧址旧居,见证着红军在驻留遵义期间的风风雨雨。
遵义:经济史记
“民国24年(1935年),农民银行在遵义开设代办所,至民国34年(1945年),遵义公私银行增至十余家,金融活动空前活跃。”“民国34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内迁工厂、义民返乡,遵义城区人口降至6万,经济受到影响。民国38年,由于社会动荡、货币贬值、生产下降、经济秩序失常。”
——《遵义市志?经济综合管理》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