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小摊向学童大派"会员卡"
本报记者王萌 实习生刘杨
■新闻提示
如今,"会员制"已经成为商家笼络消费者的重要经营手段,然而一些利欲熏心的小商贩竟将"会员"的主意打到天真的小学生身上,不仅在小学校园门前大肆摆摊经营,还利用"积分打折"的形式吸引小学生成为"会员",让其经常在此消费。
事件·讲述
孩子迷恋购物急坏家长
省会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今年8岁了,在中华南大街小学上二年级。“小学校门外有好多小摊位,出售玩具、零食,孩子自从上学后零用钱越花越多,几乎每天放学后都要从那些摊位上买玩具、零食。”李先生告诉记者,因为该小学坐落在居民区的最里边,学校门前的道路是孩子每天上下学的必经之路,而那些摊位就摆在这条路的两侧,每天放学后都吸引着大量小学生前去买东西。“上小学的孩子本来自制力就很差,再加上摊位上出售的都是些特别花哨的小玩意,很吸引他们,一个买就都跟着买。”
李先生告诉记者,有时候甚至几个孩子凑在一起比着买玩具,一次就能花好几元钱。为了避免孩子乱花钱,他曾经每天到校门口接孩子下学,但自己工作十分繁忙,总这样也不是办法。
为消费屡次私自从家拿钱
而更让李先生忧心的是,他仅8岁的孩子竟然为了购买这些摊位上的玩具,几次私自从家中拿钱。“为了制止孩子乱花钱,我决定不给他零花钱,本以为身上没钱就可以改正坏习惯,可没想到孩子竟然学会了从家中偷偷拿钱。还有一次学校退回了20元的资料费,老师让学生把钱交给家长,可孩子把钱藏了起来。”
眼看孩子花钱越来越大手大脚,甚至为了要钱还学会了撒谎,李先生焦急万分。但由于摊位均位于学校门外,学校也无力强制管理。为此,他先后向小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城管局等多个部门反映,但问题却一直得不到解决。
事件·调查
小摊位吸引大量小学生
昨天16时许,记者前往中华南大街小学门前了解情况。
在距离校园门口几十米开外的小路两侧,分别有四个流动商贩摆摊经营。几分钟后,放学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涌出校门,径直奔向路旁的摊位前,五角、一元地购买着自己“心仪”的物品。一时间,刚才还冷清的摊位前围满了孩子,几位摊主笑呵呵地忙活起来。
记者注意到,这些摊位上出售的多是些塑料简易玩具和包装简陋的小食品,有些甚至是“三无产品”,价格大多在五角至一元钱间,在此购物的孩子以二至四年级的学生为主。仅记者在现场采访的近20分钟时间内,就有近百名小学生在几个摊位上消费。
流动摊位实施“会员制”
记者注意到,位于道路东侧一个稍大点儿的流动摊位生意特别好,多数孩子更喜欢“光临”此处。有的孩子购买物品之后,摊主还会递上一张卡片,并告诉对方已经积了多少分。
一个刚刚拿到卡片的三年级学生告诉记者,这张卡片是摊主发给他们的“会员卡”。记者看到,这张蓝色卡片上写着“孩之宝二代小小会员卡”的字样,下面还注明“孩之宝专用卡,购物时请你出示此卡,你可得到相应的优惠。”
该学生告诉记者,通常在这里消费满一元就可以获得一张“会员卡”,并积1分,“有了这卡买东西便宜,积1分就相当于一毛钱,可我现在才有0.14分,而多的同学都有几十分的。”
记者了解到,持有这种“会员卡”的学生可以进行消费积分,积攒的分可以抵换相应价值的物品。摊主正是利用了这样的手法,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来此消费。记者在卡片上看到,右下角标有76的数字,学生告诉记者这是自己卡的编号,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已有75名学生在这里办了“会员卡”。
事件·苦恼
小摊贩成了“三不管”
采访中,多数孩子告诉记者,家长和老师多次告诫他们,不允许购买这些摊位上的物品,但因为这里“稀罕”的东西特别多,他们才忍不住“偷偷来买”。而类似这样的“会员卡”更是不能让老师和家长知道,否则“肯定会挨批评”。
学校门前的现状显然也让该校的老师们十分烦恼。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由于学校坐落在小区里面,位置比较特殊,这些流动摊贩才会如此大胆地摆摊。而这些摊位毕竟都设在校门外,作为学校,除了反复教导学生、向相关部门反映,自身并无权制止小商贩的摆摊行为。“这些摊位聚集在校门口,我们也很烦恼,可人家是在居民区里摆摊,居委会管不了,城管部门又管不着,真不知怎么才能彻底取缔!”提起这样的摊位,学校老师显得既气愤又无奈,采访中她几次表示,希望能有相关部门好好清理一下这样的流动摊贩。
聚集在小学周围的流动摊位究竟该如何清理?学校、家长、社会又分别应起到怎样的引导作用,避免孩子因此染上恶习?本报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讨论热线:88631211。
■相关链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取缔学校周边兜售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卫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校园周边饮食单位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取缔非法经营的小卖部、饮食摊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