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授的回忆:感谢那段穷学生生涯
除了经济方面的窘迫,近几年来,高校贫困学生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它不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并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而作为上世纪50年代北大贫困生的代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教授刘兴诗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他认为:所谓贫困生自卑是这几年才有的,以前根本没有。他遗憾地表示:这个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到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引起注意。同时,他表达了对现在贫困生的一种希望———克服理想危机感,必须要有明确的人生理想。
□回忆
北大的贫困生没有一个人自卑
1950年,解放初期,国家需要大量建设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那时候,家中丧失了一切不动产,又没有其他积蓄。1951年,父亲突然中风瘫痪,一躺就是10年。我一下子断绝了经济来源,只有依靠助学金继续读书。
路边啃馒头不觉得寒碜
1952年,我因病休学返校后,从地质系转到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从一年级重新读起,又多了4年学习时间,经济负担更重。班上16个人,几个贫困生中,我是最穷的。当时北大的助学金分3等:甲:4元;乙:3元;丙:2元。我拒绝了每月4元的甲等助学金,只接受了每月2元的丙等助学金。
生活自然俭朴得不能再俭朴。5分钱一根的冰棍,几年内吃过几根,记得一清二楚。电影,自然是不能看的。后来每个星期六的晚上,班上的文娱委员就塞给我一张白色的免票,才能跟在同学们的后面去看一场。
当时进城远,偶尔进一次城,只能借一辆自行车,早上在食堂里多拿两个馒头,夹一块咸菜带上。在繁华的王府井、西单的路边坐下来,没有一口水,自己慢慢啃,身边就是流溢出阵阵香味的餐厅、小食摊什么的,自己也不觉得寒碜,办完事情立刻就骑车回学校。
艰苦的磨练是一笔财富
那时候没有钱,寒暑假不能回家,就整天泡图书馆,不管什么书都看,倒也苦读了许多古今中外书籍,成为了现在的思想财富。由于物质缺乏,有时候,饿着肚皮干一天,也是常有的事情。这样的生活锻炼,加上后来的艰苦野外生活,对我有很大的好处。直到今天我进了城,也习惯不吃零食,以步代车。
50年代,整个国家环境不好,个人生活环境更不好,但北大的贫困生没有一个自卑,因为都有很明确的人生理想:投身祖国的建设中。要知道,贫穷不是耻辱,没有志气才是最大的耻辱。
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我说给孩子们听,他们不以为然说:“时代不同了,哪还过那样的日子。”我却认为,艰苦生活的磨练,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说起来,我真要感谢那个阶段的穷学生生涯。既锻炼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也有更多的时间、更大的动力来拼命攻读各种各样学科的知识。
□思考
贫困生不仅是现象也是问题
最初了解到学校里有贫困生一天生活开支仅两三元钱,刘兴诗教授急了:“真的有这么困难的学生吗?那要找到,帮助他们啊。”
也许是自己的经历,让刘教授特别关注贫困学生。在他看来:贫困生不仅是个社会现象,也是个社会问题。“教育费用,很容易使一般家庭迅速致贫,更别提家庭条件本来就差的家庭,比如说山区、农村、城市低保的阶层。”刘兴诗老师指出,“对这些家庭而言,学费是难以解决的天文数字。”
2006年7月3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教育支出是贫困高考生致贫主要原因,82.3%的贫困高考学生家庭贫困的主因是教育支出。
□寄语
出身不由选择但人生必须明确
从上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任教,再到成都理工大学,刘兴诗教授目睹了一些来自山村、边区的学生的贫困之苦。“大多数贫困生都非常勤奋,迅速成才,有的经过若干年磨练,成为了栋梁之材。”
他认为:所谓贫困生自卑是这几年才有的,以前根本没有。刘教授遗憾地表示:这个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到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引起注意。
有攀比思想,有个比较心理,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自卑感,刘教授觉得,跟整个社会精神面貌有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物质越来越多的追求,已经占据了一些学生的思想空间,从而以“有权、有钱”作为人生理想,并产生了一些互相攀比的心态。注意到这一点,是因为一个研究生的直白:“我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思,不知道活着干什么?”这让刘兴诗大吃一惊,“这是明显的理想危机,不仅是贫困生。而贫困生的自卑感,也是在这个大氛围下产生的。”
“平时是猪的生活,难道加上穿和玩,就是人的生活?”套用过去工人的一句调侃,刘兴诗教授说:要想人生有意义,就必须要有理想。“我们的出身不由选择,但是要对自己的人生,对社会,有责任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对于贫困生的帮助,刘兴诗的建议是:经济上的帮助是治标,思想教育是治本。尽可能多安排他们做一些工作,从中建立自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提高能力,让他们走出自卑,奋发向上。”
>>>记者手记
让人看到她的手,是小凤表达信任的方式,这双手让她觉得暴露了自己的贫穷。坐在一杯普通果汁面前,她局促不安的表情,回想起来,让人心酸。
几次接触下来,记者发现要真正走近贫困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的大学生涯浸泡在贫困中,而显得分外苦涩;他们内心的敏感程度,超出常人的想象,以至于让人们的关心也变得小心翼翼———心生善意同情,却无处下手。
不自救,人难救。挣扎在温饱线的同时,他们更惧怕面对内心的自卑,对人生感到无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经济帮助为标,帮助建立自信人生观为本,刘兴诗教授的建议,对他们,对我们,也许都是一剂良药。早报记者谭晓娟摄影华小峰
□现象
选择专业贫困生看重出路
在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国家助学贷款中心,截至2006年,前来贷款的学生为880人。这里的老师告诉记者: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是针对家庭贫困、不能支付学费的学生,一年最多贷6000元。根据银行贷款名额,分配到10多个学院去,根据学院情况来分配。
“受到银行贷款名额的限制,实际上贫困生远远超出了贷款人数。”这位老师坦言。
成都理工大学拥有地质、能源等强势专业,同时由于它们的艰苦,也吸纳了为数不少的贫困生。“条件好一点,都不会让自己的子女搞地质,太辛苦,一般农村学生多一些。”一位学生这样告诉记者。
在成都理工大学,这两个专业每个月有60元补助,并且就业困难不大,毕竟专业对口。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这成了急于找到工作的贫困学生的一条出路。
□忧虑
百万贫困生未获得助学贷款
从1987年开始,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就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奖、贷、助、补、减”五项内容。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又相继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教育储蓄和教育保险制度。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除可通过“奖、助、补、减”政策获得一定的资助资金外,还可通过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助学贷款……
目前已初步建立起由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贫困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内容组成的资助体系,另外还对西部特困生制定了诸多帮扶措施。
尽管如此,据调查: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然而,截至2005年12月底,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的比例约有14.6%。这表明,“该贷而未贷”的比例占全部大学生的约11.4%,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数据充分表明:国家助学贷款的提供总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