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10月10日讯联谊小区秦女士家的水到底是不是地下水呢?9月28日,小区物业公司副经理郑洪超斩钉截铁地对记者说:“小区内所有住户供的都是市自来水公司生产的自来水。”但在昨日上午,市自来水公司水质处王军处长给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这绝对不是我们公司的自来水。 ”
据郑洪超介绍,他们这个小区所在地在村改居前叫朱家庄,以前村里的供水确实是靠一口水井,甚至到去年7月20日,小区的供水还是一部分靠自来水,一部分靠自备井里的地下水。因为以前铺设的水管较细,接入城市供水网后压力不够,只能靠自备井解决一部分新建楼盘住户的吃水问题。去年7月份,市水利局和自来水公司联合到小区进行了检查和了解,不准小区再用自备井为小区住户供水,决定进行管网改造增容。小区物业公司提出增容费负担不起,政府相关部门经过研究,免去了200万元的增容费,仅收取了材料成本费。改造完毕后,原来直径80毫米的供水管换成了直径350毫米的,“瓶颈”问题得到解决。同年7月20日,小区供水全部换成城市自来水。
记者提出想看一下近几个月来小区用水量和水费收取情况,郑洪超说会计正在北京旅游,账本拿不出来,无法查看,并说他们小区的水费是每季度收一次,执行的也是全市统一的每吨2.95元的价格,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证明目前小区已经停止供应地下水,郑洪超派水工带记者前去查看以前的供水管道和改造后的自来水管道。水工打开了两个相距很近的供水井盖后,向记者说明哪个是自来水管道、哪个是以前的管道。当时接近中午12点,应该正值一天中的用水小高峰,可是记者看到设在350毫米管道上的水表计数黑齿轮却转动得十分缓慢。
在物业公司办公室,记者还向郑洪超出示了秦女士家的水舀子。他看了上面的白疙瘩以后说,这些东西是否与水质有关系他无法判断,必须请专业人士鉴定。他说他家也用一些铝质器皿,但都没出现白疙瘩。随后他还将记者带到他家中查看,确实没有看到与秦女士家类似的情况。不过在前去查看水管的路上,那位水工对记者说,他们家的“铝勺铝盆也常犯这个毛病”。
9月28日当天,记者将从秦女士家中取的水样和水舀子送到了市自来水公司水质检测中心进行化验。昨天,水质处的王军处长说明了检测结果。他说水舀子上的白疙瘩主要成分是氧化铝,而不是碳酸钙。这是由于铝制品外面的保护膜年久磨损后,里面的铝氧化所致。单凭这一点不能说明秦女士家中的水就一定是地下水。但是化验结果却显示,水样的电导率高达98.3,而标准自来水的电导率仅为60左右。也就是说,秦女士家的水中含有大量导电金属离子,如钙、镁等。
“我们虽不敢说这一定就是地下水,”王军处长坚定地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绝对不是我们公司的自来水。”随后,王处长还通过公司客服中心查询了联谊小区近几个月的用水情况,发现数字明显偏少,而且目前他们供给联谊小区的只有几幢楼。
一方面是水质检测证明秦女士家中水管里流出的不是市自来水公司的自来水,另一方面又是物业公司信誓旦旦地表示小区供水决不是地下水。那么,这些让秦女士等居民不无担心的“自来水”到底是哪里来的呢?现在看来,这还真是个“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