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富斌)中国一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在数字设计领域不断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数字化设计、管理技术体系,培养了一批在国内知名的飞机设计、管理人才,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完成科研型号任务。
一航一飞院是我国集歼击轰炸机、轰炸机、民用飞机、运输机和特种飞机设计研究于一体的大中型军民用飞机设计研究院。从2000年1月起,一航一飞院在重点型号飞机研制中,率先全面采用并行工程和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首次在全行业开创了全机三维数字设计、计算机预装配和动静态数字协调的先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并行,三维设计与数控加工接轨,缩短了研制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完成了重点型号飞机全机规模数字样机。飞机从开始设计到首飞上天,仅仅用了两年半时间。该项技术使设计周期缩短为一年,使工程更改单由常规的六七千张减少至1082张。2000年9月6日,设计好的三维数模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传送到西飞公司,按三维数模直接加工出第一个零件——一个1米多长的关键部件,经检测,百分之百合格,可以直接装机。该加工件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打通了飞机关键部件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生产线!第一次在微机上实现了飞机三维数字化设计,推进了中国飞机设计手段的彻底变革。
在ARJ21飞机的研制中,一航一飞院数字化设计进入新阶段,在产品数据管理平台上,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一院两地(西安总部、上海分院)的异地协同设计、全国四家制造厂商(西安、沈阳、成都、上海)、全球19家成品供应商(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的民机研制系统,将ARJ21飞机异地设计、制造、管理、24小时运行变为了现实。经过6年不懈努力建立的数字化设计、管理技术体系,使一航一飞院的科研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一航一飞院重视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在高校设立“飞豹”奖学金、举办“飞豹杯”航空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引进和选拔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在开发高层次科技人才过程中,一航一飞院积极创建“长”、“家”分离环境,着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队伍,通过与高校联合,加强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和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推动产学研联合;大力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广泛进行高层次科技人员的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领军人才快速成长。为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潜力,提升科研技术水平,院里制定了《科技创新奖励管理办法》,设立了科技成果奖、学术论文奖和“徐舜寿青年科技进步奖”。从1989年设立至今已评选了13届,先后有30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评选,75人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