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通讯员 崔婷 记者 钱红艳)从今天起到本月24日,由我市城市规划和教育部门历时两年编制而成的《南京市中小学校园用地规划》将在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公开“亮相”,接受市民建言献策后将上报市政府审批,并以政策和法规形式固定下来。
据了解,市规划建设展览馆今天将展出30多块展板,详细介绍整个规划的依据、概况、原则。特别是还将推出与《规划》配套的GIS(地理信息系统)网络,该网络将全市所有中小学的地理、自然等概况资讯“一网打尽”,市民上网就可以查询到学校的具体地址、规模等信息。据了解,《南京市中小学校园用地规划》是以2005年南京市教育现状为基点,2020年为远期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包括我市11个区县(高淳、溧水和沿江开发区除外),涉及400多所小学和360多所中学。规划分别针对老城、新区和郊区不同特点,通过改造、扩建、新建、重组和置换等模式,对全市所有中小学的教育用地实行总量控制,扩大校均规模,逐步实现全市中小学学校的合理布局。
据介绍,按照区别规划的原则,我市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尽可能保留建校历史长、规模大,教学管理水平较高、社会声誉较好的学校。按照规划,今后全市小学办学规模将全部达到1个年级3个班规模以上;初、高中将逐步分离,初中办班规模将不少于24个班,九年一贯制高中不少于36个班;高中教学功能逐步向新区疏散,全市各名牌中学将在新区设立独立的寄宿制高中;职业学校将快速发展,在校生校均达1200人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