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闻网新闻放大镜夏冬不工作只能写《春秋》?
记者在网上找到了《孔子Q传》、《草根论语》等以孔子、孔子思想为题材的博客日志。
(1)文章把孔子爱好音乐,说成孔子可以成为歌手。
(2)孔子出游讲学,说成可以签名售书。
(3)作者甚至可以给古人发E-mail,验证孔子贵族身份的真假。
(4)博客还为孔子创作了一首网络歌曲叫《谁说我只会之乎者也》。
(5)《孔子Q传》中如此介绍孔子:大名“丘”,网名“仲尼”,全球仁爱精神的形象代言人,但史书记载:没有出场费。
(6)孔子夏天和冬天一般不工作,因此写一本书只能叫《春秋》。
本报讯 (记者苗颖)从《无极》到《夜宴》,网络恶搞来势汹汹,如今孔子也难逃被“搞”的命运——最近,《孔子Q传》、《草根论语》等几篇博客文章正在网上悄悄流行。据该系列文章的策划人介绍,该系列文章已报名参加了东北首届网络节大赛。他反复强调,他的这种行为是“乐搞”,而非目前意义上的“恶搞”,这是让孔子第一次以亲民的形象走下神坛,让孔子走进现代生活的各种角色。但对这种“乐搞”,专家提醒,要注意把握其中的真实。
对话作者
“瓤是真的,只是借了个幽默的皮”
9月30日,记者联系到长春男子李儒奇,他也是系列文章的总策划。
记者:为什么要如此诠释孔子和他的思想?
李儒奇: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应该传承下来。可是我发现现在的青少年大都对孔子一无所知,他们说,相关的书籍太艰涩,反而没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决定从兴趣入手。
记者: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李儒奇:现有的书籍都把孔子写成一个刻板的人,事实上从我的研究来看,孔子是一个非常有趣,非常讲究衣着的,非常时尚的人。他不是只会学术,他在音乐、体育方面的才能都很厉害的,所以我要把他表现出来。
记者:博客上你宣称这是乐搞,是在PK恶搞,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李儒奇:“乐搞”是尊重历史和事实,加入娱乐的元素,不伤害原创,是以幽默的方式重新演绎历史。“恶搞”是在别人身上作秀,伤害了原创。
记者:你认为历史和孔子能禁得起如此幽默吗?
李儒奇:我的目的是以一种容易接触的方式让青少年了解孔子和他的思想的本质,我的东西瓤是真的,只是借了个幽默的皮。我正在策划漫画,让孔子成为穿上旱冰鞋的仁爱之神,用时空转换的方式来阐述孔子和他的思想本质,为青少年在欢乐中充分吸收传统文化尝试一条道路,我相信“乐搞”是为传统文化和传统审美的传承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现代出路。
专家批注
“乐搞”可以 但要慎重
如此“乐搞”孔子是否合适?为此,记者采访了吉林省研究孔子的一位权威专家。
例如,《草根论语》中说:孔子在现代应该是著名大学的教授。言传身教,和同学们走得很近,因为他和蔼可亲。经常能和学生在地摊上小酌几杯。酒过三巡就更可爱了,说不定还能透点考试题。
专家认为,写孔子与学生之间较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但是最后“说不定还能透露点考试题”就不严肃,“这严重违背了孔子的治学严谨的态度”。
“通俗的表达方式对于传播孔子的思想和让后代更好地了解孔子,是件好事,但是过于夸张就会不符合历史,有损孔子的圣人形象。”专家说,不要把历史弄得真真假假,让本来不了解孔子的青少年无法辨别,“乐搞”还需慎重。(中国吉林网-新文化报)[责任编辑:龙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