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大教授郑也夫在博客上撰文——《二流学者何以当选学部委员——质问中国社科院》,炮轰学部委员,称社会学界有黑幕。郑也夫称“社会学界其实和中国足球一样,也有假球、黑哨之类的,好不到哪里去”。
该论一出,立即引起各方热议,尽管社科院保持沉默,但网络上呈现出持续的叫好声。 许多网友强力赞同郑也夫的举动,不少人更是不吝溢美之词。比如,有网友说道:“支持郑老师。世界上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些‘不识时务’的人,才会变得干净、有秩序。”“社会需要这种人,才能推动社会前进,才能驱除社会上的污泥浊水。”……
可以说,只要浏览的跟帖,便可发现网友力顶郑也夫的热潮。郑也夫为何能赢得掌声?答案似乎并不复杂。
郑也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并非出于个人恩怨,而是批评学部委员评选不透明。换言之,郑也夫针对的是学术评价制度,如他所言,“我只是希望这种学术评价制度公开透明一些。”学术评选不透明常为公众所诟病,无须赘言,关于学术评选暗箱操作的丑闻屡屡见诸报端,堪称层出不穷,公众早已颇有微词。因此,郑也夫的炮轰自然引起公众强烈共鸣。
郑也夫认为,如果不是社会学所所长,就不会当选学部委员,其弦外之音不难理解——身居要职,好处自然来。早有圈内人坦言,这次学部委员评选“官本位的痕迹太重”。当然,也许这都只是一家之言,暂且不论。但必须承认的是,在当今学术界确实存在学术行政化这一陋习。行政权力干预学术制度,学术制度沦为权力的奴婢,只要在学术机构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要想获取各种利益犹如探囊取物般容易。公众早已对此啧有怨言。
日前,北大哲学系副教授刘华杰指出,“包工头”现象在科学界却越来越普遍,某些著名学者特别是院士,很容易就拿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但他们自己根本没那么多时间去做具体研究,就会把项目分解发包出去给别人做。在个别名气较大的学者中,甚至出现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今年负责项目审批和经费发放,明年又会参加项目申请。相形之下,某些具有一定行政地位的学者,自然更容易扮演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官大学问多”、“官大获奖易”、“官大职称高”、“官大著书多”、“官大言语重”……早已成了顺口溜了。如此一来,公众又怎能不怨声载道?乍一听到郑也夫的直言,不能不心怀戚戚。
本年度诺贝尔科学奖已经渐次公布,美国科学家席卷全部诺贝尔科学奖,对此有人总结出其中的原因,美国人热爱和专注科学的一大表现是不见异思迁,不借助各种权力走捷径。几乎没有一位诺奖得主当过官,甚至连大学校长、院长也没当过。两厢对照,让人不免悲哀。
其实,郑也夫本人对自己发出的声音是否起作用也不自信,但是他认为:“不过我的声音可以打破一言堂,我的声音使这个社会生态、文化、思想多元化一点,仅此而已。”诚然,“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界还是其他领域,能够挺而直言的人少而又少,不少人因为是利益集团的一员而不屑发言,还有一些人则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联系到数学家丘成桐日前的一些炮轰,同样也是引来了无数喝彩,这恰可说明对于那些“不平则鸣”的人,公众还是很欢迎的,因为这种人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公众的心理诉求。毕竟,谁也不能否认我们的学界的确存在很多弊病,有的问题甚至积重难返,到了非动手术不可的地步了。如果没人说出来,只能是死水一潭。
也许,郑也夫是堂吉诃德,或者是扮演了说真话的小男孩,但是不能否认郑也夫的直陈在当前的积极意义。有网友在跟贴中写道:“我个人认为,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精英人群和学术界的不和谐和严重腐败的问题。他们本应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启蒙的老师,而实际上有些当官的都干了些什么?以权谋取名利地位,败坏学术风气。建议管理层履行职责,扶正祛邪,尽快净化学术界的风气。”这是期待更是警钟!
新闻链接
北大教授郑也夫炮轰学部委员 称社会学界有黑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