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和美国正式“摊牌”的时间到了。中国权威国际问题专家对朝核问题事态发展以及东亚安全局势表示担忧。
据新华社报道,朝鲜外务省10月3日受权在平壤发表声明,宣布朝鲜将在科学研究领域进行核试验。
不过,朝鲜表示“决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希望通过对话和协商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原则立场“没有变化”。声明核武器为遏止战争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昨天引用朝鲜方面的话说,“朝鲜是被逼的”。
朝鲜外务省的声明说,朝鲜将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在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核试验。
声明说,朝鲜早就正式宣布拥有核武器,而核试验是拥有核武器的前提。美国的战争威胁和制裁活动使朝鲜“不得不进行拥有核武器所必需的核试验”。
声明表示,朝鲜“决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和进行核威胁”。朝鲜的核武器是“遏制战争的力量”,“完全是针对美国的侵略威胁,是为了保卫朝鲜的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安全,也是为了防止在朝鲜半岛发生新战争”。原因“制裁让朝鲜更强硬”
最近访问朝鲜的美国国际政策中心首席研究员塞力格·哈利森9月28日称,由于美国对朝鲜执行金融制裁,反而使朝鲜强硬派的立场更加壮大,由此增强了解决朝核问题的难度。
哈利森透露,他在访问期间陆续会见了朝鲜外相白南淳、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金英大、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代表李赞福上将等。
他说:“朝鲜希望通过与美方的直接对话,能求取排除金正日政权崩溃之外的可以缓和敌对政策的另一途径。”“具体实现在支持朝鲜加入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删除朝鲜在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的名字,以及能源提供等。”
哈利森还说,如果美国同朝鲜举行双边对话,能就停止金融制裁在内的所有朝美问题达成圆满协议,朝鲜不仅会冻结宁边核发电厂,还会愿意冻结泰川核发电厂的启动,重新履行推迟试射导弹的承诺,并会停止核不扩散组织范围之外的活动。时机又是“巧妙的”一张牌
哈利森强调,据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桂冠透露,朝鲜将于年内撤除宁边核反应堆的核废燃料棒,并有意将此作为同美国谈判的筹码。
他还指出:“据朝鲜政府的有关负责人表示,朝鲜已拥有核武器,所以没有必要再进行核武试验。该人士还说,朝鲜是个不论是在地面还是在地下,都很难进行核试验的小国。”
朝鲜方面甚至告诉哈利森:“核试验传闻是美国情报机构散布的谣言。”
但是,朝鲜昨天就抛出了“将要进行核试验”的消息,时机颇为巧妙。
据报道,美国国务卿赖斯本月将访问亚洲,对朝核问题进行“最后的努力”。在日本方面,安倍晋三在竞选自民党总裁前夕推动了对朝鲜的金融制裁,新内阁还设立了绑架问题担当大臣。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9月底刚访问韩国,推动朝核会谈。
朝鲜正在大国相互斡旋不下的空当中又朝增强核武能力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细节从模糊到具体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张琏瑰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朝鲜既然已经把发展核武器作为既定方针,就肯定会有核试验,那是迟早的事情。而什么时候进行试验,是环境决定的。
不过,朝鲜昨天没有透露核试验的具体时间等细节。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美国陷入伊拉克泥潭中,伊朗问题久拖不决,反恐战争惨遭失败。朝鲜瞄准了美国还不能腾出手来对其动武。
沈丁立认为,美国动武受到两大因素牵扯,一是兵力不足,二是美国国内存在政治分歧。
朝鲜只要宣布进行核试验,就充分表达了立场,具体什么时候试验,并不十分重要。
朝鲜问题专家一致认为,朝鲜如果要进行核试验,很可能会在朝鲜山地进行,而且是进行地下试验。一方面躲避侦察,另一方面,不至于引发半岛恐慌。动机显示真有核能力
“朝鲜以前的政策是模糊的,含混,或者只是暗示。但是,2005年2月,朝鲜突然宣布为有核国家。”张琏瑰说。
朝鲜于2005年2月宣布拥有核武器,但至今没有进行核试验。因此,国际社会一直对朝鲜是否真的拥有核武器持怀疑态度。今年7月5日,朝鲜试射了多枚导弹,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有关朝鲜试射导弹的决议案,对这一行动表示谴责。7月17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宣布拒绝接受安理会决议案。
沈丁立说,朝鲜现在就是要看看各大国如何反应。
现在,朝鲜给各国的压力已经到了“极限”。而美国或许受到的威胁是最小的。朝鲜即便是完成核技术的军事化,3年内还很难打击美国本土。
张琏瑰认为,球踢给了大国,“大国斗争的时候到了”。不急于打击朝鲜的美国,将推动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解决朝鲜问题。走向还有一点点谈的可能
沈丁立分析说,目前还不能完全排除朝核各方继续谈的可能。
朝鲜昨天声明说,作为“负责任的有核国家”,将在防止核扩散方面“诚实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声明指出,朝鲜希望通过对话和协商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原则立场“没有变化”,今后仍将为实现这一目标,并为推动世界核裁军和最终销毁核武器而竭尽一切努力。
不过,张琏瑰对六方会谈前景不太乐观。他认为,第四轮六方会谈之后对联合声明的所谓落实,就已经预示了会谈的结果。
专家们担心,如果朝鲜问题这样拖下去,会越来越难解决。东亚安全局势或将恶化,中国外交面临巨大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