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沈阳军区463医院院长孟威宏说:“为兵服务也是如此,手中没有‘利器’,何谈提高为兵服务质量?”该院在为兵服务实践中,走出一条用高新技术提高卫勤保障能力之路,60余项高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有效提升了为兵服务的“科技含量”。
飞行师长因病停飞引发的震撼
几年前,空军一位飞行师长患重症颈椎病来院治疗。面对这位特殊患者,医务人员却拿不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了飞行安全,医院最终不得不给他下了停飞结论。面对部队官兵的真诚期待,孟威宏只能面带愧色地回答:凭医院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力量,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一个小小的颈椎病,就让一名优秀的飞行师长停飞,对于以保障部队战斗力为己任的空勤医院来讲,就是一种失职。”医院党委会上,大家一致这样认为。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医院医务处的一份调查表明,类似的病例在医院还为数不少,医疗水平的低下已成为制约为兵服务质量提升的“瓶颈”。
常言道:知耻而后勇。围绕飞行师长停飞事件,医院党委对医院建设及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政委车广宁坦言,只有瞄准世界医疗技术前沿,加速提升军事医疗技术水平,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军人患者的需求。医院党委决定,开展以采用新技术、新业务为主题的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为兵服务的“科技含量”。
用高新技术补为兵服务“短板”
正当医院探寻补“短板”的突破口时,他们得知一项新技术——介入旋切技术对治疗颈椎病有特殊疗效。医院立即抽调精兵强将到当时国内惟一掌握此项技术的同济医科大学去学习,并投资引进了相关技术设备。很快,介入旋切技术在医院开展起来,在较短时间内使多名重症颈椎病患者摆脱了病痛,重返战斗岗位。
初战告捷,医院更加坚定了用高新技术服务部队官兵的信心,也加快了医院科技创新的步伐。他们选派多路人马到军内外医院取经,先后掌握了心脑血管、周围血管介入技术,并在军内首家采用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对动静脉血栓等闭塞性疾病进行介入治疗。接着,医院先后开展了微创治疗技术、器官移植、立体定向手术等先进技术。短短几年时间,医院购进了快速全身螺旋CT、血管内超声消融仪等300余台一流医疗设备。医院还通过与企业和院校实行强强联合,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血液内分泌科等相关学科,在军内率先开展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等技术,并建成了细胞实验室,成为全军第三个被正式批准从事细胞治疗项目的单位。
让技术优势转化为保障强势
数十项高新医学技术的运用,百余个医学难题的突破,463医院在较短时间形成较大的技术优势。如何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卫勤保障的强势,做好为兵服务“下篇文章”,成为医院领导思考的重要问题。
他们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将高新技术向军事医学应用领域拓展。飞行员长时间坐在驾驶室里,双腿处于屈曲状态,因此引发的血栓病成为飞行员飞行生命的“杀手”。引进微创介入技术后,医院组织人员攻关,开发出血管腔内超声消融介入治疗技术,取得较好的疗效。34岁的飞行员姚传军突然下肢疼痛难忍,经检查为股动脉血栓病。他们采取国内首创的经皮血管腔内超声消融技术治疗方案,两周后姚传军痊愈出院,重返蓝天。目前,463医院已形成介入治疗中心、器官移植中心、干细胞治疗研究等9个优势学科,成功地破解了部队作战训练常见的骨外伤、火器伤、冻伤等数十项难题。
为确保先进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在官兵临床治疗中优先使用,医院开通了军人诊疗“绿色通道”,先后出台了《为兵服务措施》、《军人看病五优先》,冠状动脉支架技术、外介入治疗技术等治疗费少则上万元,多则十几万元,军人患者都能免费优先治疗。
如今,高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卫勤保障能力,为医院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空军优质服务示范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