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晚报9月的系列报道《夜重庆应摒弃江湖味》,引起主管部门及业内关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庆前夕,记者分赴成都、北京、上海,并采访了在渝的香港商人,见识了四城的“夜经济”。目前,这四个城市无不在夜经济上下功夫留客,为发展夜重庆提供了经验。
有专家认为,激活夜经济,最直接的经济效果是,使得经济活动时间延长,从而导致各种设施利用率提高,就业机会增多,经济总量增加。夜经济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和投资政策环境的“晴雨表”。本组报道的目的,在于让夜重庆更加丰富,形成以夜间旅游观光、逛街购物、娱乐休闲为特色的消费格局,以提升城市影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白天锦里一条街游人如织
夜色中的锦里一条街
借鉴一:市场细分留住客
国庆前夕,本报记者到了成都。不论是请教当地出租车司机,还是当地朋友,询问夜成都最好耍的去处,无一例外推荐———锦里。
锦里紧邻武侯祠博物馆,为川西古镇建筑风格,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集中展现了四川民俗、民风的特色。
锦里总策划、武侯祠博物馆原馆长张丽君介绍,西蜀时,有一条古老而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叫做锦官,也叫锦里。唐宋时,一度成为成都的代名词。经历时事变迁,这里一度脏乱差,虽毗邻武侯祠,却成了一条死巷子,到晚上便空无一人。
自2004年10月31日锦里开业至今,这里不仅白天人头攒动,晚上更是打拥堂,成为夜成都的名片。
白天,穿行于锦里最多的是外地游客。在这里,灰瓦、白墙、白灯笼、蜀绣、蜀锦、剪纸、泥塑等小工艺品汇集此地。早已消失的赶庙会、唱堂会、磨刀人、打更人等再现古街。更有云集的各种川西小吃,吊起游人的胃口……
夜晚时分,锦里的灯笼亮起来了。在这仅有350米长的锦里古街,聚集了80多家主题夜场。值得重庆借鉴的是,锦里夜场早已开始市场细分,提供不同层次的消费———无论是外来游客,还是当地市民;无论是老人小孩,抑或是时尚男女,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娱乐场所。这里有画家、建筑师、服装师聚会、交流、吹牛的场所,也有驴友、摄友、车友等主题风格酒吧,还有为喜欢热闹、清净的顾客提供不同的水吧、餐吧、风情酒吧。
莲花府邸等老板介绍,由于锦里酒吧特色鲜明,还吸引了不少老外光顾。据统计,每晚20时后,锦里酒吧上座率普遍达到80%以上,其中,来此消费的老外占两成多。
张丽君介绍,平时每天有六七千人光顾锦里,如遇节假日,更是高达上万人。每年到武侯祠参观的游客多达100万人次,七成左右是外地游客。其中,以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为主的外国游客,约有10万人次。
因此,对游客来讲,锦里是旅游景点,但不收门票,白天以观光、体验传统民俗文化产品为主,侧重于体验文化;晚上休闲时段,以现代夜生活产品为主,侧重于体验享受。
短短两年,锦里以体验川西民俗文化、夜成都生活方式为卖点,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在让外地游客掏腰包的同时,又以休闲为卖点,吸引了本地市民消费。这样,锦里便成为游客静下心来体验夜成都,市民静下心来享受闲暇时光的必然选择。
借鉴二:夜经济“钱”途无量
“夜经济”的繁荣衡量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与吸引力,夜成都消费能力究竟有多大?当地业内估计,至少在100亿元以上。
虽然目前为止,城市夜晚各式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尚无准确的估算,但当地商委粗略算了一笔账:按成都常住、流动600万人口计,每天10%的人夜间消费,每人每次消费50元估算,每晚成都就有一个近3000万元的大市场,一年算下来超过100亿元,这相当于去年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0。
实际上,“夜间经济活动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可看作是白天经济生活的延续,其消费甚至可与白昼比肩,在有些地方超过白昼。”成都市副市长何华章这样评价开发“夜成都”的意义。
借鉴三:发展夜经济要打多张牌
成都市明确提出打造“休闲之都”,并通过规划、政策等手段,将休闲文化做到极致。
记者在成都采访时发现,打造成都“夜名片”的是当地政府,具体是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凭借将作为中国的旅游大城市和西部旅游的最大中转地,开发“夜成都”魅力,打造“夜成都”品牌。
除锦里一条街外,目前,耍都、春江花月夜等夜场的名声也慢慢叫响。另外,成都市政府目前正规划在青羊宫,打造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夜消费集中地。
同时,成都市目前正在运作“成都之夜”,计划将其打造成为成都休闲、时尚的一张名片。“成都之夜”采用市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成都会展中心为主要投资主体的方式进行,通过“成都之夜”这个品牌,集合成都餐饮、娱乐等休闲时尚资源。
据了解,在打造夜成都名片前,该市副市长何华章曾到多个城市考察。他认为,餐饮、购物、娱乐、旅游、休闲、健身等几大消费服务领域已经成为了时下夜间经济的主力军。
晚报记者 陈林
来源: 华龙网 2006-10-11 0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