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的哲学
一个赛场暂时沉寂,而另一场游戏则刚刚开始。
“过了这么多年,河南这回总算学聪明了,”谈起鑫源丰,一位河南省官员说,“真正很好地协调了宏观调控与发展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 ”
这是河南从以前宏观调控带来的伤痛与停滞中得出的智慧。在过去,中央的命令一传到河南,全省几乎马上“一刀切”。最典型的莫过于1990年代末,时任总理朱镕基痛批国企改革“一卖了之”,《人民日报》随后发表相关文章,所举例子正是河南一家企业。自此河南国企改革全面停顿,直到近两三年才重新启动。
令他们委屈的是,往往是先行一步的东部地区先把火烧起来,中央开始调控,而这时中西部刚刚动手,兜头迎上落下来的巴掌。
吃一堑长一智,河南氧化铝行业先于国家开始调整,鑫源丰合乎逻辑地出局。
自建国以来,人口第一大省河南之于中国的意义,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天下粮仓”——这里出产着全国1/10的粮食,有时甚至是1/6。而河南财政的人均一般预算收入,直到去年在全国还排名28位,支出则由倒数第一上升到倒数第二。
做一个粮仓,还是一个省?这是困扰河南多年的问题,在2003年有了答案——那一年,河南提出“中原崛起”,全省战略确定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至今年上半年,河南城镇投资累计增速连续38个月在30%以上。
农业大省由此转身走向工业大省,开始在农业这块“存量”不动的情况下,做工业这块“增量”的大文章。最具优势、利税额最大的铝业自然是其中重要一环。
河南铝土矿的蕴藏量居全国前列,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全国第一。但长久以来,中铝公司垄断着全国95%以上氧化铝份额,河南省内电解铝企业只能获得所需氧化铝的40%左右,其余缺口均需高价进口。
近年来,氧化铝价格从1700多元/吨飙升到6000多元/吨,并维持高位运行,河南电解铝企业一度80%亏损,哀鸿一片。国内23家电解铝企业曾联合宣布减产,以抵制高价进口氧化铝,不料第二天中铝应声宣布每吨涨价数百元。
氧化铝超过300%的高额利润,加之长期被卡住咽喉的痛苦,使河南决心铁腕整合资源。
为这一决心推波助澜的,是山东异军突起带来的压力。今年初,山东魏桥与茌平两家新建工厂进口印尼铝土矿提炼氧化铝,使得铝土矿蕴藏并不丰富的山东氧化铝产量陡然翻了几番,一举超过河南夺走氧化铝第一大省称号。
就像中国面对国际市场时的反应一样,看到人家一个厂的产量几乎抵得上自己半个省,河南倒吸一口冷气。而山东两个大厂投产不久,氧化铝价格就一路回落,更让他们看到了市场话语权的重要。
同时,河南省内对铝土矿的争夺日渐升温,小矿小厂资源浪费已成切肤之痛。
于是,今年夏天,河南宣布在关掉92个小矿之后进一步整合铝业,明确将全省现有资源——93个探矿权——向中铝、三门峡东方希望、三门峡开曼、新安铝电四家集中。而三门峡义翔、平顶山汇源化工、登封中美这三家则在与前述四家或者其他电解铝企业整合后,允许按现有规模生产。
这意味着包括后备资源在内的河南全省的铝土矿悉数分尽,附带的条件是,这些企业2002年以来新增氧化铝产能必须全部供应省内电解铝企业。
除了中铝之外,其他企业大多都为这两年河南招商引资或是地方兴建的项目,他们之中有的早年就拿到批文只是一直困于资金问题未能建成,有的是先生孩子但后来终于补上了户口。
鑫源丰没有能跻身省重点扶持的企业之列,就像过热行业里许多地方企业不在国家倾力扶持的重点企业之列一样。
汝州的悲剧由此生焉。然而,谁能预言,这一个尚未完结的悲剧之后,还会有多少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疼痛?
9月23日深夜,空气中飘荡着农民焚烧玉米秸的烟草味道,黑暗中的鑫源丰一片静寂。宽阔的马路对面,为鑫源丰输送燃气的焦化厂内,煤气无处可排,点成火炬,映亮一角夜空。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