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新邻里关系”难维系
瑞虹新城的陈小姐在小区论坛上认识了许多“网友”邻居。在这些小区论坛里,网友们热衷于讨论和小区相关的邻里话题,通过这个“网络弄堂”,这些白领们正延续了一种新式的上海弄堂生活。
线上讨论五花八门
“是吃大闸蟹的时候了,团购开始。”这两天,在搜房网瑞虹新城小区论坛里讨论得最热烈的是版主qiqi_grace的这个置顶帖,新城的街坊邻居们纷纷跟帖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小区论坛里的话题可谓五花八门。刚开始大家讨论的是房价、物业设施、装修。现在的热点就更多,衣食住行油盐酱醋,周边设施,小孩上学等。
线下活动越来越少
“现在没人组织活动了。”在另一个由小区居民建立的瑞虹新城业主网站(非前面提到的搜房网)上,一个业主发出这样的抱怨。网站核心组织者之一的朱先生告诉记者,朱先生现在是美食每刻板块的版主,去年通过网上发帖组织,曾经在线下搞过冷餐会、联欢茶话会、英语角等一系列活动,一般都能有四五十个人参加。
志愿服务成义务劳动
朱先生告诉记者:“一开始大家都无所谓,要茶叶家里拿,要做宣传册单位里面去印,但是不能每次都这样啊。”搞活动服务的是大家,出力的不能总是几个积极分子。去年网站曾经组织了一次乒乓球比赛,一位退役的省队教练很热心地带了一脸盆乒乓球赶到现场,“后来,每次大家就都不带球了,好像这已经成了那位教练的义务。”
工作太忙没有精力
记者在搜房网的大华·锦绣华城、上海康城等火爆小区论坛发现,在线用户人数很多,帖子的更新速度也很快,但是关于线下业主们组织活动的帖子很少。一位网友表示,工作那么忙没有精力去搞这个。
专家观点
复旦大学哲学系王德峰教授认为,这种依靠网上论坛建立起来的联系无法在现实世界中长久维系。和谐的邻里关系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现在年轻人的个人圈子比以前广阔很多,个人生活也是异常丰富,这样真正能够和邻里相处的机会其实非常有限。现代小区应该再多一些让居民可以一起活动休闲的公共空间,尽量多地创造让人相遇相识的机会。最好能够有一些专门的志愿者和社工,组织小区里面的有特殊技能的人来为小区服务,这样才能规范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