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作为我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小型工程机械生产、出口基地,玉柴集团整体生产经营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今年前8月,实现销售收入9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对此,玉柴董事长晏平展示了玉柴雄心勃勃的战略目标:“构筑行业千亿航母,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
整合管理技术 增强集团效能
围绕集团增效,晏平上任以来在管理技术整合上做了大动作。
规范母子公司架构,保障国有资产权益。从集团公司入手,实施以投资和资产为核心的母子公司管理体系,强化出资人的权益和资产管理的职责。推行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委派制,保证母子治理结构的落实,保障国有资产权益。
精简组织机构,焕发企业生机。集团公司机关职能部门精简了37.5%;工作人员压缩了20%;股份公司机关职能部门由原来的20部,撤并整合为16部,简化了管理流程,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管理效率。
此外,他们还实施了健全干部机制,精干管理团队;健全绩效考核体系,体现全员经营管理;设立成本中心,建立节约企业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整合了管理技术,增强了集团效能。
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中国发动机行业告别高利润期并全面进入微利时代。为提高企业效益,公司设立了成本中心,从技术、销售、管理、生产等体系狠抓降成本工作,充分动员全体员工投入到建设节约型企业的工作中,今年1到6月,申请立项超过300项,已批准超过260项,节约金额1亿元,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全年的立项。
整合产品技术 夯实集团基础
玉柴在创新技术监测体系过程中得到了国家评估所的大力帮助。以此为契机,集团公司先后完善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人才小高地等平台和载体的管理规范。玉柴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科技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玉柴实验室成为行业首家国家认可实验室,进一步夯实公司技术管理的基础。
在玉柴处于发动机技术线路选择“岔路口”的关键时刻,为了找准市场和技术定位,集团公司今年6月组队访问了欧洲,寻求扩大国际间技术合作和技术支持,发现了一批适合玉柴自身技术特点的新型环保柴油发动机关键技术,引入了尖端技术竞争机制,让玉柴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晏平介绍,目前,玉柴新产品开发成效显著,技术保持行业领先。在柴油机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尖端水平的发动机开发标定工作,并且自主开发了一批王牌系列柴油机;在工程机械方面,完成9个系列新产品和4个系列变型产品共32个机型的开发。一批产品通过了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和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
现在,玉柴已有9大系列的柴油机达到了国Ⅲ标准。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装备了玉柴国Ⅲ柴油机的“金凤凰”客车在北京成功地完成了接待“两会”代表的任务。今年2月推出的国内首台达标欧Ⅳ排放的发动机和自主创新填补国内空白的YC4W轿车柴油机,标志着玉柴技术国内领先。
整合投融资技术 扩大集团规模
据晏平介绍,今年初,集团启动了工程公司增资扩股的私募工作,吸引了国内外近百家投资机构。通过一系列的谈判与运作,以较高的溢价引入了台湾的一家基金,引进资金额达3.5亿元。目前,首期1.5亿元资金已到位。工程公司的发展目标是争取2007年末启动海外上市程序,再募集5至8亿元的发展资金,完成固定资产投入,用3至5年的时间,把工程机械公司发展成为50亿至80亿元的大企业。使工程机械成为玉柴的第二大重要产业板块。
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玉柴把物流业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板块。玉柴物流公司是国家一级企业,目前正与美国洽谈合资建设国际物流园区,争取用3到5年使物流业达到30亿元的规模。此外,玉柴高级润滑油等成长性良好的业务板块,也将陆续进入融资阶段。玉柴将在香港成立投融资公司,积极与国际财团和证券公司合作,进一步利用金融手段,扩大集团规模。
玉柴的国际化战略是“争取在两到三年内实现出口量达到全年销量和销售额的10%到20%;争取5年内实现出口量达到30%以上”,也就是说,5年后玉柴的出口收入在150亿元以上,东盟市场的贡献将超过50亿元以上。
经过发力,玉柴正迅速成长为一艘行业“航母”。总投资2.5亿元、年产9000台中型工程机械的技改工程动工,标志着玉柴第二大产业板块建设启动;重组成立玉柴专用汽车公司,进入汽车整车制造业;组建玉柴安达变速器公司,进入汽车零部件业;玉柴动力公司和宜州公司,在农机市场异军突起;电器公司、达业公司、海南玉柴等合资合作项目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扩大柴油机零部件规模。而玉柴工业园的设立,也为玉柴构筑“千亿航母”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