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上升期。这是在经历了长达6年的需求不足之后出现的,长期被压抑的需求释放出来,出现了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猛、信贷投放增长过快的问题。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5.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投资分别增长80%到1倍以上。 银行贷款的大幅度增长对投资的增长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3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加2.8万亿元,增长21.1%。M2和M1分别比上年增长19.6%和18.7%。主要受投资的拉动,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3%。2003年,中国的投资率高达42.3%,成为改革开放26年来仅次于1993年的第二个高峰年。投资的过快增长特别是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行业投资的过快增长,带来了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运力紧张。加之粮食产量连续四年下降,粮食总产量已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水平,低于当年需求总量5000万吨以上,主要靠挖掘库存解决,在去年下半年粮食价格以及相关食品价格开始低幅上涨。全年消费价格比上年上升1.2%,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1%。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升4.8%。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包括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准备金率,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势头等,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今年4—5月,针对部分行业投资增长依然过猛的情况,国家进一步加大了调控力度,包括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部分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从严控制土地供应,严把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到今年第三季度,宏观调控已经见到明显成效。前三季度GDP的增速分别为9.8%、9.6%和9.1%,全年预计为9.2%左右。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3个百分点。信贷得到严格控制,9月末,M2、M1同比增长13.9%和13.7%,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回落5.2和6.4个百分点。M0增长12.1%,回落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万亿元,同比少数6700亿元。前三季度累计货币净投放778亿元,同比少投放250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涨势趋稳。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升4.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9%,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因素中占90%。食品及粮食价格的上涨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大有好处。
宏观调控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是初步的,阶段性的,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改变,投资盲目扩张的机制仍然存在,投资结构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粗放型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是不可持续的。中国政府正在把宏观调控的重点转到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并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影响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深层次矛盾。当然,这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必须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
在这次宏观调控中,中国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金融手段的运用在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通过窗口指导,优化贷款结构,减少信贷资金流向投资增长过猛的行业,对抑制信贷的过快增长是有效的。特别是最近提高存贷款利率,注重用利率手段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中国的金融调控机制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得到了完善,经受了考验。
这次调控过程中,也暴露出金融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直接融资的比重过低。企业融资过分依赖银行,间接融资比重高达80%以上。这就使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加大了银行风险的压力。
二是商业银行自身的体制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内控机制有待加强。由于中小银行数量太少,大银行注重于大型企业、大项目和城市、沿海地区的贷款需求,中小企业、农村和中西部的贷款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资金流向上,农村资金仍然流向城市,中西部地区资金流向沿海,不利于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是债券市场亟待发展。在直接融资中,由于股市低迷,股票融资受阻,而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刚刚起步,发展资本市场任重道远。
四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完善。银行贷款主要面向企业,消费信贷的比重明显偏低,银行信贷资产特别是住房贷款证券化进展缓慢,使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降低。
2005年将是中国加大改革力度的一年。金融体制改革是整个改革的重点。我们愿意学习发达国家在发展金融体系方面的经验,学习国际金融专家的宝贵知识,以加快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中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支撑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将会使中国的发展对全球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此文是作者在2004年11月13日第二届国际金融论坛年会上的发言,为收入作者专栏,故在此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