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军(右)在讲座上发言
前两天见到陈军,是在京城的一家咖啡馆里,当时他正在参加讲座。来的人并不是太多,但是看得出来他还是有点紧张。他解释说,第一次上讲台,这让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有点心虚。不过还好,当讲座开始以后,他慢慢进入了状态,爽朗的笑声和真诚的讲述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不安分的“文学青年”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写出了1.5万字的《丁家梁忧思录》
今年36岁的陈军出生在河北省张北县,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经济困难,他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了。但从小就爱好写作的他并没有放弃学习,闲暇之余,他经常会拿着一些旧杂志或破损的报纸认真地阅读,于是他在工友中有了一个外号:“文学青年”。
2004年8月,陈军做了一件让认识他的人吃惊的事,他利用回老家收秋之季,抽空走亲访友做调查,写出了1.5万字的报告《丁家梁忧思录》。报告内容涉及全村的人员组成结构、教育卫生状况、公共服务、政府扶贫、对外交流与交通等,并附有20多个访问个案。
陈军把报告交给当地政府,引起了重视,县里负责宣传的人专门和他就报告进行了探讨。虽然陈军现在觉得这份调查报告写得有点粗浅和仓促,但他说那是满怀热忱甚至带着一种使命感写出来的,他对此很满意。
非常业余的“心理医生”
他用质朴和真诚感染和说服每一个打进电话的人
8年的打工经历让陈军充分体会到了打工农民远离亲人所经受的寂寞和城乡差异带来的自卑与焦虑。这让不安分的他又萌生了一个特别的想法:开通一个专门针对打工者的热线电话,让他们可以找到一个倾诉的地方。做事利落的陈军很快就开通了一部电话,热线的名字和他的表情一样朴实,叫“烦扰热线”。
陈军的“烦扰热线”广告语写得非常真诚而又浪漫:“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征途中,你肯定会遇到困惑、烦恼甚至失败,请不要气馁,不要回头,010-62829859的主人在用他微薄的力量支持着你。”
热线刚开通时,没有多少经验的陈军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但他还是用自己质朴的话音和真诚的态度努力去感染和说服每一个打进电话的人,帮助他们解除心里的烦恼。
2005年年三十的晚上,正在看晚会的陈军接到了一个30多岁打工男子的电话,称自己因为夫妻不和要跳楼自杀。陈军从他的陈述中敏锐地觉察到,可能是其妻思念在老家的孩子而变得情绪暴躁,才会和丈夫经常产生口角,于是劝该男子和妻子回趟老家把孩子接来过一段时间。两个月后,这名男子打来电话感谢陈军,说他们夫妻现在和好如初了。电话这头的陈军高兴地笑了,这样的感谢电话让他很有成就感。
但是随着电话的增多和情况的复杂,陈军感到有点吃不消了,甚至觉得自己的心理也有点要崩溃了。幸好,支持陈军的志愿者帮助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给他找来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让他尽量提高自己的倾听技巧,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防止“超载”。虽然陈军现在还是个业余“心理医生”,但起码已经是个合格的倾听者了。
执著刚毅的“追梦菜农”
3年8000多个热线电话让他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倾听别人的烦恼,陈军自己实际也有很多烦恼。两年多前,陈军的妹妹突然意外死去,他深深自责,因为是自己把妹妹带到北京一起种菜的。“我当时真的很悲观绝望,烧掉了我写的所有东西,甚至想过要放弃热线,退掉菜地,回老家种田。但我还是一直坚持到了今天。”陈军说,“别人都说我是个爱做梦的人,我承认,我是一个不愿意醒来的追梦人。”
在这甘苦交织的3年追梦旅途中,8000多个热线电话让陈军越来越感到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所在。社会也给了他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有人帮助他组织活动,有人捐钱资助热线。2004年,陈军荣获北京十大志愿者提名奖。
虽然自己还没有成家,陈军却热心帮助很多感情受挫的打工者解开心结,重新鼓起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可能是因为我天生乐观和爱浪漫的性格吧,他们愿意听我的劝慰和对感情的见解。”陈军这样解释。
为了热线,陈军不仅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婚姻大事,现实的经济窘迫也一直让他尴尬,甚至不得不把年迈的父母从老家接来帮他卖菜。“我欠父母的太多,但我没办法停止自己所做的事情,这个热线现在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要对得起支持我帮助我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