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抗14级台风、360度自由倾斜、太阳能供电、卫星通信——10日,我国首个海洋地震台在崇明岛以东110公里处正式开工建设,预计本月底即可初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海洋地震预警机制正式启动。
受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我国属地震频发地区,其中85%是海洋地震。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海洋地震仅有零星的流动观测,至今没有海洋地震监测台,海洋地震预报基本处于空白。为有序建立我国海洋地震预警机制,中国地震局去年专门设立了“上海海洋地震台建设”项目,以期建成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海洋地震观测台与研究站。
经过数十位专家的再三论证,该地震台站选址于历史上曾发生过地震的震中附近,主要包括一个250米深的深井和一个近50米高、100吨重的活节灯桩。届时,地震监测仪将放置于井底,其他相关设备则位于活节灯桩上部的微型平台之上,其头顶上的天线将把来自井底的数据随时报告给地震预报中心。
按计划,明年上半年,上海市地震局还将与上海市海洋局、气象局、中科院及同济大学等单位,在崇明岛东偏北160公里处联合建设第二个海洋地震台。与此次的活节桩地震台不同,它将设计成一个可以开展海洋地震、气象、水文以及海啸等综合观测的小型固定式平台。
上海市地震局副局长朱元清博士表示,待双台建成后,将为东海海域积累大量大气、物理、生物、化学、地质等基础资料,共同构建一座海洋科学研究的“海上空间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