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卡尔维诺:从经典作家到时尚标签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10-13 9:50:31 ·来源:新京报
9月19日是卡尔维诺逝世21周年,此次重版的卡尔维诺作品,将原五卷六册文集改为15本单行本出版,同时复原卡尔维诺为每本意大利版写的序言,首先推出《为什么读经典》、《看不见的城市》、《帕洛马尔》。 《为什么读经典》作者:(意)卡尔维诺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06年8月版定价:25.00元 《看不见的城市》作者:(意)卡尔维诺 版本:译林出版社2006年8月版 定价:16.00元 《帕洛马尔》作者:(意)卡尔维诺 版本:译林出版社2006年8月版 定价:15.00元 在一家前卫酒馆的墙上,我看到了卡尔维诺那幅最具代表性的肖像:来自亚平宁半岛的纯正黑发,像弓一样高高挑起的眉毛,眼神犀利,兼有狡黠。毕加索风格的侧面视角,握起的拳头遮住了半个下巴。在卡尔维诺肖像的附近,还可以看到披头士合影、达利画作以及那幅正在燃烧的“9·11”摄影作品。在这里,卡尔维诺与别的元素一起,像必要的调味剂或基原色,成了这家酒馆的文化符号群。作家们的卡尔维诺、文化人的卡尔维诺、小圈子的卡尔维诺,这个从经典出发的意大利人,经过时间与空间,经过城市与人群,经过小资主义与中产阶级,经过刻意的设计与精心的策划,最终,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时尚标签之一。
放眼经典作家群,类似的标签或许还有福克纳、卡夫卡、博尔赫斯、纳博科夫、马尔克斯、杜拉斯……他们的名字已被大众念得如此顺口,像路易·威登、万宝龙、宾利、迪奥、阿玛尼、蒂梵尼一样,像某种高尚的时髦病菌,在特定的人群中口耳相传,成了某种气质的附加说明,成了某些群体的特别通行证与接头暗号。
他们会在不经意间皱着眉头提起卡尔维诺,像懒洋洋地说到刚添置的防震网球拍或新款的施华洛世奇吊坠:“啊,说起来,最近我在看卡尔维诺,你知道的,《寒冬夜行人》,可以打乱顺序重新组合的小说!实在太迷人了,像在考验智力……”
“不”,另一位则会煞有介事地加以反驳,“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树上的男爵》,你看,12岁的柯希莫因为与家人发生争执,一气之下爬到了树上,从此,在树上生活了一辈子!这绝对是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经典情节———对庸常生活的拒绝与逃离……”
有些作家或学者或许会对这种弥漫在民间的伪崇拜、伪迷恋大为不屑,他们痛心疾首地认为,像卡尔维诺这样经典的严肃作家,多么睿智、多么复杂、又多么精致,他们穷其一生也不敢遑论已读懂卡尔维诺,而眼下,却“沦为”小资与白领们的闲谈之资,他们哪里能读懂卡尔维诺!他们一定只是半懂不懂地搬一套回家罢,或许从头至尾都没有读完过整本卡尔维诺,或许只是从网上看来几段华丽而实用的书评,然后,他们就开始津津乐道谈起卡尔维诺,像谈论一个熟人或邻居……哈,这肤浅的风尚,这速成的文学品位!
但我们也许可以不要这么悲观,为什么不能试着从另一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呢,像换个方向切开一枚水果。
时尚符号的选择,特别是其中的文化标签,尽管俗气透顶,却也有种无可置喙的规律性,宛若大浪淘沙———它必须确立一个经得起大众挑剔的标杆,必须足够权威,经得起质疑,经得起反复谈论,能够引起争鸣,能够被解读出不同的味道———甚至完全相反的视角与结论,惟其如此,才能增加时尚元素的深刻程度,才会获得空前自信的面貌,并以流行文化的姿态和速度加以传播……试着心平气和想一想,作为时尚标签的那些品牌,无一不具备上述要素与特质,否则,凭什么选它?回到前面所说的那间前卫酒馆,它的墙上,为什么悬挂了卡尔维诺,而不是别的正在走红的畅销作家?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承认,这对卡尔维诺来说,是另一种荣誉?
卡尔维诺,从经典作家到成为时尚标签,这里面,的确有一种令人喜悦的敬畏之心。它暗示了时尚人士对经典品位的趋向———如同飞蛾寻找灯火,或者,如同航船要参照灯塔,在名牌服饰、热辣美食、红色跑车等构成的物质生活中,城市里的男女们仍然在下意识地向往一种精神高度,但这种向往往往是羞怯的、不自觉的、被屏蔽的。也许,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的确缺少足够的人文素养和独立的阅读品位,因此,他们更愿意或者不得不借助一些捷径,比如,名人的推荐书目、杂志的经典回顾、网络的畅销榜单,出版社的再版丛书等等。通过这些渠道,他们得以缓慢地开始他们的精神之旅。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替卡尔维诺高兴———他被误读了,亦被重读了,他被解构了,亦是新生了,我愿意更多的经典作家有卡尔维诺这样的运气,成为小资或新兴中产们的时尚元素,我愿意在人们的汽车后座上,扔着一本偶尔翻看的《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愿意在放着口红与保湿剂的女式坤包里,挤着一本《命运交叉的城堡》,愿意一个父亲,打着哈欠跟临睡前的儿子一起分享《意大利童话》。
此次对卡尔维诺的经典再版,或许会在某种程度上再现卡尔维诺作为时尚符号的奇妙主题,色彩丰富的单行本拿在手上轻巧而引人注目:橙色的《帕洛马尔》增进食欲、绿色的《看不见的城市》如萋萋芳草,黄色的《为什么读经典》像温暖的灯光。卡尔维诺,会带着他的古怪微笑,再一次靠近世俗大众,靠近物质生活,靠近浮华都市,在一片嘈杂的背景音乐中,他三十年前的絮絮耳语也许碰巧可以抚慰到更多在孤独中煎熬的灵魂,让沉重的肉身获得瞬间的自由飞扬……
书评人鲁敏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