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广州10月12日电(记者王攀 张朝祥)第100届广交会开幕在即,已邀请29万海外采购商与会,与第一届只有1000多采购商相比,可谓万商云集。
原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此前对广交会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广交会是新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门户之一,可以说对外开放的大门就是从广交会打开的。
日商回忆:1972年从香港搭火车去广州,当时深圳还是农村
首届广交会于1957年春创办,当时有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东南亚)的客商共1223人到会洽谈,成交1754万美元。50年后的今天,参加广交会的客商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交额超过300亿美元。
从1957年开始,广交会见证了中国外交外贸工作的每一个重大转折。1960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中日政治和贸易三原则,从1961年开始,广交会向40家日本民间友好商社发出了邀请,当届应邀到会70人;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后,日商参会人数迅速增加。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实业开发部部长葛西学接受记者专访时说:“1972年10月我第一次来参加广交会。那次交易会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都会在香港的火车站排很长的队伍,等着搭火车去广州参加交易会。当时深圳还是农村,在那里办了入境手续,吃过午饭才能搭上火车到广州。现在整个中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香港到广州只要两个小时了。”
1994年对欧盟的成交额跃居首位,1998年对美成交额又成为第二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广交会成交对象主要是港澳地区、日本、西欧共同体、中东产油国等,合计占总成交额的80%左右。80年代后期,新增加了对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美国的成交。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改善,同年春季,美国客商42人参加了交易会,1979年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后,美国已经成为广交会的一个重要贸易成交对象。
1987年秋,72名台湾商人首次以台商的身份参加第62届广交会,以后到会的台商逐年增加。广交会逐步形成了以我国香港地区、日本、欧盟、美国为主,覆盖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格局。
统计显示,创办50年来,广交会累计成交额达到5488亿美元,目前广交会的年出口成交额约占中国一般贸易年出口总额的1/4。从1994年秋交会开始,对欧盟的成交额跃居首位,打破了广交会创办以来对港澳地区成交额高居第一的纪录;1998年秋交会,美国到会客商4195人,成交16.31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15.9%,又超过了港澳地区成为第二。近年来,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到会客商和成交额也逐步增加。 10月11日,广交会会徽设计者梁炯在广州家中向记者展示他设计的广交会会徽原稿。
梁炯解释会徽的设计思路是以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英文缩写“CECF”为主体,“CECF”组成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大楼正面的形状。此外,整个会徽外形像英文字母“C”,会徽的形状又像个地球,有“国际性”之意;会徽形状还像我国的拱桥,上半部为拱桥形,下半部为拱桥的水影,含有“友谊的桥梁”、“贸易的桥梁”之意。会徽于1985年2月9日开始正式使用。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10月10日,一名警察带着警犬在广交会会址前检查进出会馆的箱包。10月15日,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将在广州正式开幕。为确保本届广交会的顺利举行,广州警方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保卫工作。
新华社记者 壮锦 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