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日报特稿“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警戒措施确保本土安全,而纽约市更是防范措施森严,机场、桥梁、交通要道、名胜古迹以及公众集会场所均可以随时看到警方身影。
不过,11日发生的小型飞机撞入高楼事故却再次折射出纽约市的脆弱。 如果驾机者是恐怖分子,后果又是如何?
纽约上空管制宽松
根据美国联邦航空局记录,失事的CIRRUSSR-20型飞机11日下午从新泽西州泰特伯勒机场起飞,低空飞行过程中曾在自由女神像上空盘旋,随后飞往曼哈顿东河,并最终从地面雷达上消失。虽然有报道称飞机失事前曾发出求救信号,但联邦航空局在调阅通信记录后否认了这一说法。
撞楼事件发生的地点位于曼哈顿岛东72街,紧邻东河。东河以上数百米的空中属于一条狭窄的空中走廊,而分别载有游客、商务人士、交通报道记者的小型飞机经常出现在这一空中区域,使得那里有时相对“拥挤”。
报道援引一些飞行员的话说,由于发生事故的风险较大,他们有时不太敢在这一低空区域飞行。过去两年中,已经有多架直升机在曼哈顿地区坠毁,但小飞机直接撞入高楼的事故还属罕见。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纽约市现有空中交通管理规定仍然允许飞机可以在不报告的情况下低空飞行。根据规定,小型飞机或者直升机在这一空中走廊可以自行下降到1100英尺(约合335米)以下高度飞行,飞行员则通过目视避免其他飞机或者建筑,并对此负责。
州长发话要求严管
撞楼事件发生后,联邦航空局立即下令,纽约市所有在1500英尺(约合457米)以下高度飞行的飞机必须接受空中交通管制。
纽约州州长乔治·帕塔基12日对这一临时管制表示欢迎,但同时呼吁有关方面将这一管制永久化,并重新审视纽约市的空中管制规定。
“我正式要求他们(联邦政府官)无限期实施这一限制措施,并且希望他们和国土安全部合作,对(纽约的)所有空中管制规定作一次全面审查,”帕塔基说,“纽约的上空应该享受到和这个国家首都(华盛顿)一样的保护。”
有报道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在华盛顿地区划定了一块27公里长的“禁飞区”。
“纽约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上空属于这个国家中飞行难度最大的区域,”帕塔基说,“‘9·11’事件5年以后,这起悲剧事故告诉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纽约上空的交通管制。”
当飞机破窗冲入书房的那一刻
美国英雄女佣火线救主
在10月11日的纽约小型飞机撞楼事件中,飞机迎头撞向某公寓大楼第30层的一个窗口后当场起火爆炸。令人称奇的是,当时正在该窗口内的女业主伊拉娜·本赫里竟然和她的女佣双双逃出了生天。原来,千钧一发之际,这名勇敢的女佣冒死将女主人从火海拉了出来,并顺手关上大门,最后徒步爬下消防通道顺利脱险。一时间,英雄女佣火线救主的故事在全美传为佳话!
飞机破窗冲入书房女业主连喊“救命”
据报道,当地时间11日下午2时45分左右,一架小型飞机迎头撞向曼哈顿东72号街的一栋豪华公寓——“贝莱尔”大楼。现年50岁的伊拉娜·本赫里是该楼第30层的一位女业主,当时正在自家书房伏案工作。当她眼睁睁这架“空中来客”迎着北向的落地窗朝着自己冲过来时,不禁惊得目瞪口呆。飞机旋风般破窗而入之后,一对机翼当场折断在伊拉娜家的书房内,随着一声爆炸巨响,屋内那些豪华家具和地毯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股股鲜血顺着伊拉娜的脸上、脖子淌到她的身上,熊熊烈焰随时可能将她吞噬。绝望之中她发出一声呼喊:“伊芙琳,救救我!伊芙琳,救救我!”正在隔壁房间做家务的女佣伊芙琳·里特格闻讯之后,奋不顾身地冲入书房,健步上前将呆坐在座椅上的伊拉娜扶起身来,急促地说道:“让我们离开这里!”
英雄女佣火线救主奇迹生还有望加薪
由于伊拉娜此时已经听不见声音,只是一个劲地喊着救命。千钧一发之际,伊芙琳强行将女主人拖出了火海,并顺手将书房房门关上。飞机撞楼之后,楼内突然断电,主仆二人顺着狭窄的消防通道,摸黑从第30层沿着一级级楼梯一直爬到底层,总算逃出了生天。
万幸的是,在这场劫难中伊拉娜仅是耳朵和后背受到烧伤,并无生命危险,而伊芙琳也仅受轻伤。后经消防专家分析,正在伊芙琳急中生智顺手关上的那道房门阻挡了熊熊火势,使得她们幸免于难。得知女佣伊芙琳的救人壮举之后,伊拉娜的侄子马克·本赫里一个劲地夸赞道:“真是奇迹。要知道她们就在飞机直接撞上的房间,竟然双双活了下来。她(伊芙琳)是一个英雄,一位守护天使。”马克同时表示,伊芙琳在伊拉娜家做女佣已有6个年头,此番表现神勇理应得到加薪的嘉奖。(袁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