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了200多年、后由现代景德镇制瓷大师成功“破译”的清代皇家珐琅彩制瓷工艺现身广州。20件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珐琅彩国宝级文物的绝版高仿品,昨日起在市艺术博物院进行为期15天的展出。
珐琅彩瓷是清朝皇室独揽、普通百姓难得一见的皇家工艺之一,被世人美誉为“彩瓷皇后”。 “彩瓷皇后”最初烧制于康熙年间,但皇室为显示自己的高贵而独揽珐琅彩瓷器的烧制和使用权,致使民间艺人无从了解其制作方法。因此自乾隆以后,当皇室不再烧制这种瓷器时,其烧制技术也就失传了。
在只有成品、没有技术资料的条件下,景德镇制瓷大师用八年时间成功“破译”珐琅彩烧制秘方。据介绍,每烧制一件珐琅器,要花3个月左右的时间,中间几十道繁琐的工序,无不模仿古人手工制作。这整个过程,都是在国家博物馆全程监督之下进行的。本次国博高仿品成品率不到30%,只要稍微出现误差就打碎重新再作。
此次展出的国宝高仿品均为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珐琅彩、五彩、粉彩、青花等20个品种,每个品种总共仿制50件,第50件由国家博物馆收藏,其余49件可供私人收藏。
展品中最昂贵的是“黄地青花跃龙捧寿纹螭耳六方瓶”,价值3.68万元。据介绍,业内有“实圆不易方”的说法,方形瓷器一般比较难出成品,而这个六方瓶是全手工制作,仿制误差微小。此外有一件乾隆御制题诗的“彩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其母本是乾隆亲自参与设计的,是国家博物馆去年从香港以1.22亿元拍卖价取得。据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