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逶迤,东江水绿。
9月粤东,河源市和平县大塘村,雨后的山路更显泥泞,黄旧的泥皮房点缀其上。
村委会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帆布遮顶,灯光昏暗。坐在长木板凳上,村支书凌辉军深有感触:“这个办公室从1968年一直用到现在。 我们村是靠山吃山吃不饱,年年扶贫年年贫。尝试过许多项目都失败了,只租个房子给人加工腐竹,去年的集体收入不过240元。开会、修路、建学校,许多事情都办不成。”
屋外,鸡犬相鸣,梯田禾绿,却人烟稀少。凌辉军告诉记者,村里1000多人散落在15个自然村,最远的到村委会要走几个小时。他说:“路太差,两个轮子都难走,更不用说四个轮子。如果村集体每年能有几万块的固定收入,至少可以让情况有所改善。”
从“输血”到“造血”,村级贫困仍待解决
广东人常自嘲,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如果珠三角各地市是“排头兵”的翘楚,河源等山区市则是“后无追兵”的代表。
在这里,大塘村并非特例。建市不足20年的河源,曾是东江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的革命根据地,也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下辖5县都是广东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占全省总数的近1/3,人均GDP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大力扶持下,河源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年均纯收入节节攀升,从2002年的刚过3000元到去年达到3764元,贫困人口数也相应下降了32.4%。
但另一方面,村集体收入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广东省标准,年集体收入在3万元以下即为贫困村。而到2005年,河源全市1251个行政村中还有1116个村不达此标准,其中更有600多个村是零收入的“空壳村”。
“这么多年来,上级拨出了一批批扶贫款物,总计不少于30亿元。后来从‘输血’到‘造血’,帮助贫困村办工业企业、发展种养,却因为管理、技术跟不上,规模不足而在市场竞争中纷纷遭遇‘滑铁卢’。”说起多年的扶贫经历,河源市扶贫办主任邓友来很无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河源市委、市政府意识到,村一级不脱贫,就无力为老百姓办实事,影响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可对于年财政收入只有8.5亿元的河源,引领千村脱贫的路又在何方?
从分散扶贫到集中扶贫,创“借鸡生蛋”新思路
站在“十一五”起点上的河源,迎来了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遇。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究竟走什么路子?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分析,过去“撒胡椒面式”的扶贫项目资金分散,如果把各项资金集中到效益高、保障稳的项目上,积少成多“借鸡生蛋”,或能收到“小钱办大事”、“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004年,河源决定,筹集9900万元资金在发展势头良好的市高新区建设省属水库移民生产就业基地,以解决20多万移民安居乐业的问题。基地目前建成了约13万平方米的厂房,成功引进10多家企业,年租金收益率达12%。不仅增加了移民帮扶款项,还为他们提供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
移民基地的成功给了人们启发。今年4月,河源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在广东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扶贫政策:以自愿为原则,鼓励年集体收入未达到3万元的行政村委会,筹资到市高新区统一建设扶贫工业园厂房出租。筹资总额从10万元起至30万元封顶,每投入10万元,市高新区每年固定回报村1万元。投入资金以市、县区、村按1∶1∶2的比例筹集。
河源的干部们说,检验筹资政策是否正确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看政策是不是得到拥护,捐资的情况如何。紫金县临江镇镇委书记张金波对记者说:“4个村筹了10万,7个村筹了15万,70%的款项都来自乡贤捐资。”
祖籍河源龙川县双柳村、现旅居香港的客商吴惠权或可代表乡贤们的心声:“以前家里的村委会做个什么事都找我要钱,我们不是不热心家乡建设,但长贫难顾啊!所以他们告诉我这个政策以后,我一下子就给了11万。”
河源还积极发动市直单位、干部支持各自的扶贫驻点村。截至9月1日,河源全市已有1068个贫困村自愿筹资参加高新区扶贫工业园建设,划到市财政专户的各级资金共2.32亿元。
从有心无力到有心有力,脱困村庄勾画未来蓝图
河源市财政局负责人解释,每个筹资村都会和县(区)财政、市高新区和市财政签订一份四方合同,租金收益则由市财政担保。所以即使扶贫工业园收益不理想,市财政每年还是会兜底,补足资金,村一级的风险其实为零。
而高新区蓬勃发展的势头,又让人们多了几分信心。在高新区扶贫工业园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工地上,机器轰鸣。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赖泽华介绍,扶贫工业园一、二期工程建筑面积共26.3万平方米,最晚在明年5月就可竣工交付使用。按照最低月租金每平方米8元计算,实现承诺的回报应该不成问题。他说:“除了正常的流转导致空置外,我们这里的厂房现在都是建多少用多少。扶贫工业园还没竣工,已经有5家企业来洽谈,2家签了租用合同。”
不少过去有心无力为群众办事的村干部纷纷勾画起未来的蓝图。东源县良田村村支书曾海洲说:“我们以后一年有3万的集体收入,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以考虑怎么整治村道、兴修农田水利了。”
村民曾桂洪更是喜上眉梢:“有了好政策,让咱们村子脱了贫,大家都很高兴,就盼着村里到时候为乡亲们多办几件好事、实事。”
河源的政策一举解决了上千贫困村的脱贫问题。不过,河源的各级干部依旧头脑清醒,他们知道,千村脱贫只是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要改变山区农村的落后现状,还要花大力气。(记者赖伟行)
链接
2002年河源市农村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41.1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8,全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仅为0.81%。近年来,河源市着力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三年来全市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52万户、13.3万人实现了脱贫,贫困人口户数和人数三年分别下降31.5%和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