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中国航天50年跨越
文/张庆伟
2006年10月8日,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和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开拓创新、拼搏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中起步,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腾飞,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培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航天精神、“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为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自主创新带来辉煌成就
在50年不平凡的历程中,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令国人自豪、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导弹武器装备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有力地增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的能力。
从1960年我国发射第一枚导弹,到1980年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再到1999年新型远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50年来,我国研制的战略战术导弹武器装备,从近程到远程、洲际,从液体到固体,从陆上到水下,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形成了完整配套的武器系列。一大批体现国家意志、民族尊严的先进的现代化导弹武器系统,有力地增强了保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
运载火箭和卫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地带动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整体跃升。
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2006年9月13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中星-22号A”通信卫星,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91次发射,自1996年10月以来,已连续49次发射成功。先后研制了12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载荷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跨越,具备发射各种轨道的空间飞行器的能力,在可靠性、安全性、发射成功率、入轨精度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从1990年开始,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把28颗美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成为我国在国际高科技领域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正在研发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突破了总体技术、无毒无污染火箭推进技术、大直径箭体结构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我国研制的各类卫星,实现了系列化、平台化发展。先后发射升空的70余颗卫星,初步形成了广播通信、气象海洋、地球资源、返回式遥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试验等6个系列。卫星的技术水平、应用水平以及长寿命、高可靠性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一代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公用平台、现代小卫星和月球卫星等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正在为国外用户研制的广播通信卫星,即将实现我国卫星整星出口的历史性突破。航天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我国诸多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带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群体性的崛起,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
载人航天技术进入世界前列,有力地增强了综合国力。
载人航天工程是世界公认的高科技中极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是技术复杂、规模庞大、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的航天系统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启动以来,先后攻克了飞船总体技术,制导、飞船控制技术、飞船推进技术、返回和再入技术,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运载火箭技术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20余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神舟六号飞船实现了两人五天的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跨入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阶段,迈开了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的新步伐。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航天技术应用不断达到新的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50年来,我国自行研制的各类应用卫星,直接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大批航天技术转移到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相关领域,促进了有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还从整体上牵引了冶金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能源产业、信息产业等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近年来研制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近80%是在航天需求的牵引下产生的,有近2000项航天科技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按照中央提出的高科技产业化方针,大力发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应用、空间生物和育种、电子信息、软件、新能源、新材料、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等航天科技应用产业,构建航天科技产业链,打造了一批知名产品和品牌,发展了一批主业突出、具有影响力的上市公司,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
回顾中国航天事业50年走过的道路,最重要的一条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从国家需要和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行各业对航天事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最优质的产品应用到航天领域。从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出发,航天系统充分利用国内的材料、技术和产品,按照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系统集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并不富裕,为此,在具体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对设计方案反复进行研究论证,进行充分的地面模拟试验,以尽量少的飞行试验,掌握了型号研制发展规律和关键技术,真正做到了“少花钱、办大事”,又快又好地发展。经过长期的努力,航天事业终于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国国情,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并举的创新发展道路。
航天技术是战略性、尖端性高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高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之初,面临着外国的技术封锁,苏联又中止援助,撤走专家。我国只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航天技术难关。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逐渐扩大,但是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实行严格的高技术出口限制政策。发展航天高技术只能立足于自主创新。正是依靠我国航天工作者的刻苦攻关和艰苦努力,才逐步攻克和掌握了一项又一项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不断推动和牵引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我们进行的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创新,而是要充分吸取世界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航天事业先进经验的。发展航天、开发太空是人类共同的事业,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按照国际规则,积极进行航天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航天科技的进步。我们用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发射美国、欧洲制造的卫星,与巴西联合研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积极参与欧洲“伽俐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研制并成功发射的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卫星,与欧空局建立的CLUSTERⅡ星座,首次实现了人类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观测等。这一系列举措,是中国航天为国际空间科学、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事业做出的贡献,同时也通过需求牵引提升了中国航天自主创新的水平。
中国航天只有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才能牢牢掌握航天技术发展的主动权,为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和占领高技术制高点提供核心驱动力。
“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们的发展目标是: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确保高新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保持航天发射的高成功率和在轨卫星的长寿命、高可靠;
——围绕航天重大工程、重点型号,建立具有先进水平、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学研结合、国内外结合的合作创新平台;
——瞄准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加强战略筹划,又快又好地推进航天科技进步和创新;
——集中力量,集智攻关,载人二期突破以月球探测工程、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第二代导航定位卫星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航天员出舱活动和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以及航天员长期在轨技术等为代表的一批关键技术,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在不远的将来,使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航天运输领域,实现无毒、无污染、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发展;在卫星领域,初步搭建天基基础设施,在轨卫星从现有的20颗提高到60颗以上,推动卫星应用的全面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中国航天承前启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围绕新目标,建设新航天,取得新成就,实现新跨越”的“四新”要求,并制定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即:到2010年实现总资产、总收入两个1000亿元,初步建成国际一流宇航公司。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航天业将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充分发挥各单位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有效利用航天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各类研发中心的建设,加强民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的建设,加大军民技术资源的集成、共享和相互转移力度,扩大向国际、国内的开放,加快健全创新体系。
实现航天产业化发展的新跨越
世界航天发展的历史表明,航天科技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中国航天技术的创新成果除及时应用到国防现代化及国家安全的其它领域外,应及时应用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目前,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方面,中国航天技术正积极服务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仅“神舟经济”的直接效益、带动效益和辐射效益,就已达到数百亿元的规模。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到了“十一五”,中国航天迎来了产业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作出的一项强国兴邦的重要战略决策。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的战略思路,航天是四个要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领域之一。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空天技术列为8项前沿技术之一,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列为10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之一。
为此,“十一五”期间,航天产业将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建设的需求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建立军民结合、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航天产业,加速航天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航天高技术成果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应用。要充分发挥航天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大力发展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航天民用产业,迅速壮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要以国际化的视野,进一步加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出口等方面的市场竞争,在国际航天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十一五”期间,将重点把上海、西安两个航天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成为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围绕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汽车零部件等重点发展领域,抓紧落实在新能源、先进制造及装备制造国产化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推进军用技术和成果的转化,加快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
以管理创新促进技术创新
航天事业白手起家,不仅技术上需要自主创新,管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工程管理创新成果。从建立总设计师和行政指挥两条指挥线,到全面实施矩阵管理、项目管理、零缺陷管理,我们创造性地运用了系统工程理论,在工程实践中创造了系统工程管理方法,形成了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使整体优化、系统协调、环境适应、创新发展、风险管理、优化保证等系统工程的核心理念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航天科技发展。
为了确保航天产品的质量,航天科技工业在管理上进行了科学探索和大胆创新,从航天创建初期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到20世纪60年代颁布实施的管理工作“70条”;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完善的科研生产、质量管理72条、28条和技术归零、管理归零的“双五条”标准,直到现在的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航天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立了航天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50年来,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组建完善了一套适应创新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创建初期的研究院——研究室,到后来的研究院——研究所,到今天的以研发中心、研究所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合作创新平台,都为不同阶段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实践证明,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系作保证,只有把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突出问题。要实现航天未来发展的远大目标,必须以管理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形成有利于航天事业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十一五”期间,航天产业在管理创新的探索上将迈出新的步伐。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和谐社会,航天有责。建设和谐航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航天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航天科技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发展促和谐,以创新推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以公正求和谐,以文化育和谐,大力推进和谐航天建设。
展望未来,我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航天,围绕新目标,建设新航天,取得新成就,实现新跨越,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在新世纪新阶段谱写航天事业新的壮丽篇章,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者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