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网深圳10月15日电 10月13日,在第八届“高交会”部分省市、高校团组和高科技企业的领导座谈会上,有一个共识:“高交会”还要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
8年前,参加首届“高交会”的外国政府团组只有5个。
8年后,参加第八届“高交会”的外国展团已达25个。
8年来,“高交会”在国际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上一步步迈出坚定的步伐,一步步实现打造国际化的“中国科技第一展”的目标。今天,“高交会”已经成为众多海外客商、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寻求合作的“桥头堡”。
“高交会”国际化迈上“新台阶”
经连续8次参加“高交会”德国巴伐利亚州介绍,萨克森州第一次组团来到了“高交会”。亲眼看到“高交会”的规模和影响,萨克森州团组负责人傅安丽女士说,明年他们将组织更多的萨克森州企业参加“高交会”。
和德国萨克森州一样,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和跨国企业进入了“高交会”。据悉,参加第八届“高交会”的海外团组包括美、英、法、德等25个国家;本届“高交会”的“部长论坛”则邀请到11个国家的14位部长级以上官员。
第八届“高交会”期间,伦敦、东京等著名证券交易机构参加了“全球证券交易所峰会”。目前,全球的十大证券交易所已有5家齐聚深圳,为中国企业提供跨国融资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继2005年“高交会”首次在维也纳举办海外分会后,今年9月,第八届“高交会”高新技术项目配对洽谈(澳门)分会在澳门成功举办。据悉,明年4月,“高交会”组委会还将在巴塞罗那举办第九届“高交会”高新技术项目配对洽谈西班牙分会。
“高交会”是进入中国的“窗口”
法国科利思公司(CoronisSystems)大中华地区商务代表赵燕告诉记者,“2004年第一次参加‘高交会’,我们就找到了在中国华南地区的代理商。”
和赵燕一样,许多海外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高交会”为他们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寻找合作伙伴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深圳“高交会”不仅吸引了各国的企业,同时吸引了国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芬兰国家技术局科技参赞尤皓(JuhoRissanen)认为,在与同行交流的同时,还可在“高交会”上实现跨行业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机构的交流合作。
德国巴伐利亚州奇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今年获得了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关项目设计的机会。巴伐利亚州参展团组负责人克尔丝汀·布林克曼(Kirsten Brinkmann)女士认为,正是4年前的“高交会”让奇思走出迈入中国的第一步。她说,巴伐利亚州连续参加了8届“高交会”,“高交会”是巴伐利亚州接触中国、进入中国的“窗口”。
和国外的企业一样,台湾精品馆展团负责人洪敦仁认为,台湾企业也可以通过“高交会”,感知大陆的经济发展脉动、坚定来大陆投资的决心。
“我看到了不少进步”
国际展览协会中国地区主席孙翌伦说,衡量一个展会的国际化水平,主要看其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克尔丝汀女士看来,每届“高交会”都让她“看到了不少进步”。
第八届“高交会”不仅对参展企业进行了专业化细分,更开设了“循环经济”、“自主创新”等展馆,实现了从综合展到专题展的转变,从而更大规模地吸引了外国团组和跨国公司参展。
为更好的服务于专业性观众,第八届“高交会”对多年来的赠票方式进行了改革:首先向专业观众发放“邀请函”,通过“邀请函”登记成为专业观众的才可免费换取赠票。
细心的克尔丝汀女士发现,第八届“高交会”的观众也有了不小进步:不少观众都能用英语交流。她说,这表明,中国的教育也在为“高交会”这样的国际性活动作出实际性工作。
会场内电信网络服务的升级、地铁直达“高交会”馆、穿梭“巴士”的开通,都表明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过8岁的“高交会”正一步步走向成熟。(胡谋、姜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