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人在向捐款箱内投钱。晚报记者杨进峰摄
晚报讯(记者杨进峰)为失学儿童捐款的呼唤引得行人纷纷解囊,然而,不携带相关部门的审批手续和自己的身份证明,也让一些行人对这样的募捐活动提出质疑。
10月15日早9时,记者在鼓楼南街南口东侧看到,十几名20岁左右的青年打着一条写着“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横幅,落款为“银川市团委青年志愿者”。横幅前,一名女青年抱着一个透明捐款箱,上面贴有3张失学女童照片,照片下方写着“请为盐池失学儿童献份爱心吧”。凡有行人通过,青年们就会动员其为失学儿童捐款。捐款的行人很多,记者计算了一下,大概平均每5分钟时间,就有约30名捐款者,最少的捐5角钱,捐款最多的是一名自称姓谢的女士,捐款500元。
一名姓黄的先生向记者表示了他的疑惑:学校组织学生在街头募捐,为什么没有老师出面?捐来的钱会流向哪里?谁来监督他们呢?
组织捐款的14名青年告诉记者,他们是宁夏大学经管系的学生,这次捐款活动是他们学校的阳光爱心社组织的,他们会将捐款送给盐池县的失学儿童。记者看到,他们胸前挂着写有“宁夏大学爱心社”的工作证,但工作证上没有印章。记者请他们出示学生证,然而,14人全部说没有带,记者又请他们出示组织捐款活动的相关文件,得到的回答也是忘记带了。记者询问此次募捐是哪个部门批准的,对方的回答是市扶贫办。
当日下午5时,记者看到这14人还在此进行着募捐。一位赵女士告诉记者,她在10月14日就看到这些青年在这里募捐,同样未看到他们携带的相关文件及身份证明。
随后,记者拨打了宁夏大学、银川市团委及银川市扶贫办的电话,由于是周日,均无人接听。而银川市12348法律咨询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街头组织募捐活动,必须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有下发文件。目前,在街头出现的募捐活动形式很多,其中真假难变,尤其是这种没有携带相关部门审批文件和参与者身份证明的街头募捐活动,很值得怀疑,希望一些团体在街头募捐时,能够公示相关证明和表明身份,以免引起误会,造成不良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