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似的地理,相近的气候,使海南岛和台湾岛两个姐妹岛在农业合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越来越多的台资农业企业看中海南,随着海南给台资农业企业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琼台农业合作必将走向更大的辉煌。 台商与海口绿枫合作种植的莲雾果实累累。 本报记者 李汉仁 摄
投资现状
428家台资农企海南掘金
从1988年第一位台湾农民陈利通先生来海南掘得第一桶金至今,18年弹指一挥间,台商数量迅猛发展,截至今年6月,我省台资农业企业累计达到428家,实际投资25亿元人民币,承租土地23万亩,投资领域涉及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和休闲农业等多个门类,是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主要地区。
台湾高雄的吴金木来到海南后先是养猪,后来投资木瓜种植业,他成立了三亚龙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3年非典期间,他的木瓜在全国开始走红。台商余坤志1996年在海南创办了三亚八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在种植面积达到2800多亩,其中2000多亩为木瓜种植基地,主要品种为台湾日升和台农2号,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今年初,在重庆举办的西部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最受消费者喜爱产品奖”。
除了传统种植、畜牧业之外,台资还利用海南独特的自然优势发展观光农业,琼海伊甸园山庄就是其中一家。山庄庄主林保森先生将热带旅游与农业结合,开创了海南农业观光的新理念。
十几年间,一批批台资农业企业不断扩张、分化再组合,形成了一大批规模较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如三合利公司的洋香瓜、香蕉生产基地,占地3800亩;环球公司的荔枝生产基地4900多亩;海昌、太平洋、千驹和鼎立等公司的芒果种植基地,每家都在3000亩以上,更为可喜的是辐射带动了海南50万亩芒果业。
来琼考察的台湾专家称,台商在海南投资经营农业,涵盖了台湾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特别在种苗繁育、种植生产、海淡水养殖加工等方面是台湾农业的“复制品”,并在进一步扩大。
资源相似
嫁接台湾农业海南得天独厚
海南和台湾作为祖国的两大宝岛,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有许多相似性和互补性。有专家指出,海南目前已全方位嫁接了台湾农业生产,是台湾农业的“再版”。目前在海南进入稳健期的台资农业企业八成获得了盈利,并有许多农产品成了海南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
在台湾,农业由于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已经成为了“夕阳”产业。一位在海南投资的台湾老板说,因为岛内市场小,台湾农业面临着市场开放与国际廉价农产品的进口冲击,再加上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劳动力资源缺乏和土地价格昂贵,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开始向外转移,而有着大量相似资源的海南成为了众多企业的首选。
许多台商谈到选择海南时都说,台湾农业是精致农业,研发能力强,产品优质、高档,产量大。但是台湾农产品如水果、蔬菜、花卉等都不宜储存,一旦滞销,经常血本无归。海南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得天独厚的热带资源,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大陆不断成长的市场,构筑了台商广阔的盈利空间,琼台农业合作实现了两岸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要素互补。
此外,海南有着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广阔而且良好的条件;丰富的观光休闲农业资源,为台商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农业提供了平台;相近的语言,相同的人文和习俗,为台商在海南经商生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优惠政策
试探性投资转向长期投资
在琼台两岛农业合作18年的辉煌历程中,台商们获得丰厚利益回报的同时,也见证了海南日新月异的变化。
1995年以前,到海南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还不是很多,且规模小,大多都是试探性投资。从1995年开始,特别是1999年,国务院台办、农业部、外经贸部批准在海南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后,先后有400多家台资农业企业汇聚海南。投资从最初的试探性投资转向长期投资,投资领域从单一的农产品种植延伸到农渔业的加工、运销、贸易,形成了农产品产业链的综合配套发展。
200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取消农业特产税,让投资农业的台商们得了实惠。三亚三合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泰南是取消农业特产税的直接受益台商之一,他说,这一政策使台商减轻许多成本负担,吸引了更多的台商来海南投资农业。
诚心服务让台商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我省对他们的优待。为了让台商投资降低成本,建省初期,我省允许台胞在海南成立独资公司,对台胞新开办的企业,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在投资经营方面,我省还规定,台胞可以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参股经营或承包经营现有企业。
此外,1995年,省政府还颁布了《海南省关于在琼台湾同胞待遇的若干规定》,给予在琼投资的台胞“居民待遇”。同时还进一步放宽了台胞来琼出入境政策。1998年10月,琼台两岛还实现了“台北—澳门—三亚”和“台北—澳门—海口”的通航,大大方便了台湾同胞来琼考察、投资和旅游度假。(记者王绍兵)(来源:海口晚报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