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劲草心》忝列2006年度中国民航报社优秀作品之列,至今让我感觉汗颜。然而想起自己当时采写这篇稿件的经历,让我对记者这个行业有一种别样理解——作为一个年轻记者,我面临第一次接触的领域,第一次尝试的报道方式,从起初懵懂投入到写出让人认可的作品,我究竟做了些什么?现在想来不禁哑然失笑——原来不过是“笨鸟先飞”四个字。
战战兢兢 踏上旅程
时过境迁,我才敢承认,当初接下这个采访任务可以说是“硬着头皮”。据说这次要报道的人是民航总局局长在全民航大会上点名表扬的,而我作为来报社仅两年的年轻编辑,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独立承担过典型人物报道的任务,而且这次要报道的这个人所从事的行业是我几乎没有了解过的机务维修领域,这些不利的前提让我心里暗暗打起了鼓——完不成任务怎么办?
不利的前提,更逼迫我从一开始就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这次采访任务。首先,我反复翻阅了仅有的一些介绍材料——几页不同单位关于通辽发现安全隐患事件的调查报告。尽管只有几页纸,但我却发现这里面存在着大量我第一次听说的专业词语、物品名称,几份雷同的报告我几乎都能背下来了,可是却感觉不到对我的写作能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而后,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再看一看指导写作典型人物的新闻教科书,一大堆林林总总的写作技巧中,我唯一记住了一点,就是要抓细节。
直到我在首都机场登上了飞往通辽的航班,我的心情依然是战战兢兢、惶惶不安的,不知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采访经历。
有没有用 都先听听
在通辽一下飞机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可是机坪上黑压压一片大概有十多个人居然都是来接我的。原来,中国民航报已经有20年没有来记者采访这里了,所以这次所有的机场领导都来了。在心存一丝内疚的同时,我也有些暗自庆幸:至少在今天晚上我不用费心去考虑问什么问题了,这么多人每人一两句也足够我听一段了。果不其然,当晚那么多人的谈话就好像说教式老师的讲课一样,一股脑都倒进我的脑子里,我知道,第二天早上我肯定就全忘了。所以,尽管我回到住处已经是凌晨了,头脑一片混沌,但我还是坚持把认为可能有用的信息一条条记在我的笔记本上。这一经历也给了我一个“笨办法”的灵感——无论是什么人,我都去和他聊,总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在未来几天的采访里,我就是这样做的:通辽机场的每个经理我全都见了,我将要报道的李江同志本人、他的下属、他不同部门的同事、他的主管领导……,我全部都找到了谈话的机会,有的是在办公室里,有的是在机坪上,有的就在机务楼的楼道里,还有的在行驶的汽车里。印象最深刻的是采访李江的爱人。
其实在见到李嫂之前,围绕李江的方方面面的人已经给我提供了许多素材,机场办公室的邓主任还答应要给我准备李江的事迹材料,我恍然间好像觉得见不见他的爱人无所谓了。然而,心里有一个声音支持着我:“不把人问遍,我不罢休。”于是,在我的坚持下,我在李嫂上班的地方找到了她。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李江那样一个老实得有些木讷的人,居然有一个这么快言快语、直爽开朗的妻子。李嫂和我极为投缘,我对她的采访干脆变成了两位知心朋友的促膝而谈。我只是说出了自己的采访意图,李嫂就滔滔不绝地跟我说起了她和李江在一起生活的酸甜苦辣,谈到尽兴时,我们还把身边的李江赶得远远的,根本不让他听。这次聊天,我才知道,关于李江的事迹,无论听谁的描述,都不如从他亲人口中说出那么真实,那么生动。李嫂带着心里的埋怨、理解、心疼、赞赏等一系列复杂的感情向我讲述她生活中的这个人,让我完全陶醉其中。采访结束,我和李嫂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些经历让我获得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新闻素材,否则,我文章里多少有血有肉的内容可能会被错过。
值不值得 都去看看
对李江本人的采访也很有意思。我几乎没有正式采访他,除了第一次见面互相介绍,我跟他所有的交流都是在工作过程中实现的。
在基层采访有一个好处,这里的人都非常配合。通辽机场很小,我所要接触的人都集中在办公楼和机务楼两栋小楼里,而且离得都不远。在通辽的3天采访中,这里的人给了我最大限度的自由,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可以在两个楼里随便来回走动。这种自由给了我许多满足好奇心的机会,我去观察可以看到的一切东西:墙上的宣传栏、办公室的简报、李江的办公桌、机务人的房间......记得那是我采访的第三天,当天通辽只有晚上有航班,而且我知道李江前一天晚上很晚才回家。我上午10点来到了机场办公楼,突然想起这里的人都说,李江什么时候都在机场坚守岗位,那现在他还会坚守岗位吗?带着这种检验者的心态,我向机务楼跑去,哪知还没到李江办公室,他就从另一间屋出来叫住了我:“程记者,我在这儿。”我不好意思地呵呵一笑:“原来您真的来了。”
这次采访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于两次跟着李江上机坪看他现场工作。第一次是中午迎送海航多尼尔航班,这次是事先约好的。在跟班中,李江跟我说了几天来最多的话,他每做一步检查都给我顺带介绍他的工作,工作完毕后,他还拿着维修检查单对照手册一点点给我讲解,这次采访让我彻底从技术层面上了解了李江那个“小航站发现大隐患”的故事是怎样发生的。
第二次跟班就完全是意料之外了。那天刚好是我要启程离开通辽,李江要检查的是采访几天来唯一的一架波音737航班。晚上机场的风刮得人脸生疼,机场的老总都劝我那么冷,不用再去机坪上看了,可是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跟着机场工作人员从行李通道钻进了机坪。我往飞机旁一站,头脑就立刻麻木了,我没有想到,一架波音737在通辽的机坪上显得如此巨大,李江发现的那个隐患在飞机上就像个头发丝,我也没有想到机尾巨大的轰鸣声让我几乎忍耐不了一分钟,我更没有想到,刺骨的寒风让我的手几乎拿不住照相机。一切生动的言语都无法描绘我在机坪上体会到的机务工作者最真实的工作环境。而这些都成了我后来文章的生动素材。
压抑激情 痛苦写作
几天的采访,我发现李江这个人的确是一个值得称颂的好人,如果因为我的失误没有写好这个人,简直就是自己的罪过,于是,我几乎是用几个不眠夜来构思这篇文章。
在写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记者写作的痛苦:我的心中有许许多多想说的话,有许许多多想抒发的感情,可是我知道记者一定要力求客观,力求冷静,所以我从回到北京直到文章完成都不敢和周围的同事谈起通辽的事,生怕再勾起我一直努力压抑的个人感情。于是,在这种压抑中,我不得不割舍许多我认为很感人的情节。这时,我发现我的“笨办法”达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由于素材的丰富性和具体性,我舍弃了许多材料之后,还有许多可以恰当表达主题的生动素材。这时我才觉得可能“笨办法”用对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一年多了,现在翻开自己当时的作品,发现还是有许多青涩之处。然而当时的这段经历却让我至今难忘,他让我体会到了自己的成长。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