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路桥洞个儿太低,近千立交桥半数曾遭车撞
本报讯 (记者刘洋)昨天,刚刚修复的二闸铁道桥迎来首个交通高峰。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北京的近千座桥梁中,近半有着跟二闸铁道桥相似的经历,其中,受撞次数最多的是安华桥,每年被剐蹭不下20次,而其原因多为当初设计不合理。
设计不合理大货“低头”难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被损坏的各类桥梁中,20%都是因为车辆超高撞击所致。
据市政部门介绍,当初设计立交桥时,辅路是为了非机动车使用,所以净空间较低,通常只有3米至3.5米。后来为了缓解主路上的压力,机动车也可从辅路行驶。但一些大型运输车辆装载货物常常超高,容易造成撞桥事故。
据了解,仅2004年一年,北京市就发生了60多起撞桥事故,这还不包括普通的剐蹭事故。受撞次数最多的安华桥,每年被剐蹭、碰撞至少在20次以上。此外,四惠桥、洋桥也是受车辆冲撞较多的桥梁。
二三环桥前架起防撞门架
从2001年起,市政桥梁养护部门陆续在二、三环路上的立交桥前安装了限高防撞门架。防撞材料为钢管或管槽,其高度与辅路桥洞的高度基本一样,目的就是提前拦截超高的车辆。其中,二环路30座立交桥已全部安装完毕,三环路上37座桥洞高度小于3.5米的立交桥也已全部安装限高门架。
据介绍,一个钢门架成本1万余元,再加上运输、吊车、以旧换新等所需费用,总共要3万余元。
交通部门称将加“双保险”
市政部门有关人士透露,肇事车辆被交管部门扣下,桥梁维修护理单位没有处罚权,但是违章车辆将根据桥梁损失情况进行赔付。
有一次安华桥一下被撞了10根梁,车主赔了十几万元。
交通委副主任周正宇表示,为了保护桥梁不再被车辆撞坏,交通部门也将采取办法加以防范,比如在重点的桥区增加双限高门梁,或者增加提示和引导标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