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世界聚变能大会昨日在成都开幕,核心议题是研究怎样控制核聚变
本报讯(记者杜成实习生吴祖荣摄影刘亮)被誉为“核聚变奥运会”的第21届世界聚变能大会昨日在成都开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850多名科学家聚首这一世界顶级高科技盛会。 此次盛会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办,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通过成都市政府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联合承办。世界聚变能大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副所长周才品说,稳态运行的核聚堆产生能量的方式和太阳产生能量的方式相同,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太阳”。而这次大会的核心议题正是研究怎样控制核聚变,令其可以稳定、连续地产生能量,然后加以利用。
在为期6天的会议期间,科学家们将主要对2004年以来在全球聚变实验、理论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伯尔卡特将就《核能源如何影响世界的未来》作主题报告。
本届大会共有22个综述报告,一国分担报告数目的多少代表其受控聚变研究的水平。在本届大会上,我国科学家将作三个报告,与国际聚变研究强国美国和日本相当。这三个报告分别由西物院、合肥中科、绵阳九院担当,四川就占了两个。明天,西物院的杨青巍教授将作题为《HL-2A试验结果综述》的综述报告。
即时专访
30—50年聚变能进入百姓家
昨日上午开幕式结束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杨青巍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杨青巍说,全球的石油只能用40年,煤只能用200年,替代性能源中,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水电等可装机容量也极其有限。而资源无限与清洁环保的核聚变能,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划分为热中子裂变堆、快中子裂变堆和聚变堆三个阶段,聚变能因其所用反应燃料是从海水中提炼的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可说是能量无限。
据科学家测算,每1升海水中所蕴含的氘如发生完全聚变反应,能释放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且比石油等能源更清洁,因此聚变能成为21世纪公认的换代能源。不过,由于其开发利用非常复杂,估计要30—50年后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
新闻背景
中国的“人造太阳”历程
我国自1965年就开始了“人造太阳”的研究,41年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先后建成中国环流器一号、中国环流器新一号
和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打造的中国首个偏滤器托卡马
克———中国环流器二号A装置,在今年2月的一次试验中,首次达到近堆芯条件。这个从事“人造太阳”研究的装置在2000万摄氏度的高温条件下,实现了等离子体电流达到400千安,并且能够连续、重复、稳定地放电。
本次“核聚变奥运会”能“花落”成都,与西物院骄人的科研成果密不可分。
小知识
什么是核聚变?
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如果是由重的原子核变化为轻的原子核,叫核裂变,如原子弹爆炸;如果是由轻的原子核变化为重的原子核,叫核聚变。相比核裂变,核聚变几乎不会带来放射性污染等环境问题,而且原料几乎取之不尽。
什么是受控核聚变?
核聚变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目前人们只能在氢弹爆炸的一瞬间实现非受控的人工核聚变。而要利用人工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为人类服务,就必须使核聚变在人们的控制下进行,这就是受控核聚变。但是人们现在还不能进行受控核聚变,这主要是因为发生核聚变需要在1亿摄氏度的高温下才能进行。可以想象,没有什么材料能经受得起1亿摄氏度的高温。此外还有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需要去克服。
(短信代码:426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