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全省科技大会胜利召开了。这次大会,是我省科技工作者期盼已久的盛会。大会明确了新时期全省科技工作的任务和工作重点,向全省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发出了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建设创新型陕西的动员令。为此,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陕西,是本次全省科技大会的主要议题。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工作报告,就加强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谈认识、提建议,氛围热烈。
会上,听到频率最高的词是“自主创新”,感受最深的是高新技术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取得的飞速发展,得到启示最多的是要把自主创新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是依靠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产品技术升级换代的骨干企业。这样的企业谈起科技创新来自然头头是道。企业负责人介绍说,在科研攻关中,公司曾因资金困难发不出工资,公司人员流失只剩下两个半人,却仍将每一分钱用于新产品研发。开米的成功证明了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建设创新型陕西,不仅仅需要科技创新,还需要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创新,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这是与会代表在讨论中形成的一个共识。建设创新型陕西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负责人对此体会最深,他们在抓科技创新的同时,还注重抓管理创新,建立了现代科学管理模式,规范的公司制运作方式,完善的法人治理和产权结构,从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培育了诚信的投资环境,得到外来投资商和银行的广泛认可与主动参股。
如何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是我省科技工作的一个难题。科技成果转化,最终要在企业转化,因此本次科技大会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陕西装备制造业实力雄厚,拥有许多具备大型装备制造能力的企业。多年来,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以重大技术装备核心技术和自主成套技术为龙头,同省内多家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产业化协作链,提高了陕西的装备技术水平。
科技大会上,与会代表普遍认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13115”创新工程,是非常及时的,同时又是切合我省实际,通过实施该工程,将会起到提升陕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作用。“13115”工程即在10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30个重大科技专项,组建100个产学研相结合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实施100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建好50个科技产业园区。为此,从今年开始,连续5年省财政将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加以支持。
代表们还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人才是关键,没有人才再好的设想都是“画饼充饥”,都是“空中楼阁”。榆林市代市长李金柱谈起人才问题感触很深。他说,榆林目前既缺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也缺技工人才。随着化工项目一个个在榆林落地开花,人才问题更加突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高仰才建议在榆林多建一些技工学校,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安康市委书记黄玮说:“科技创新不仅是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事情,也是安康每一个县的事情,离我们并不遥远。安康有一些特色产业,比如蚕桑、茶叶,都离不开科技,离不了创新,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个意识。”
(本报记者 郭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