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十月十七日电 题:专访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黄世建:两岸应加强地震研究交流
中新社记者 黄少华 林国瑞
“海峡两岸应加强地震工程研究的交流,以造福两岸人民”。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黄世建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他表示,两岸相关学界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领域有土木工程、结构工程,也有地震工程,两岸专家每次都有数十人参加。一些已经是制度化的交流,如地震工程的交流两年一次在两岸交互举办。像至今已举办三届的两岸结构与大地工程研讨会,两岸三地各主要大学及工程界卓有成就的学者和专家八十余人参加并发表论文。
另外,在许多国际性的研讨会,两岸的专家也会密切交流。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将在二00八奥运会后的北京举行;这样的世界级研讨会,参加人数一般在三千以上,对地震研究会有很大的提升;台湾学界一定会广泛参与。
对比两岸的研究,他认为,台湾较注重强化地震后的快报上,大陆在各分领域研究力量都很强,预测地震的研究令人印象深刻。谈起大陆在地震工程研究方面的印象,黄世建用“进步神速”形容。他说当然这与大陆近年来建设非常多有关。
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一九九0年,主要是透过配合震前准备、震时应变、震后复建需要,利用实验设施、实验方法及地震相关资料库的优势,整合台湾相关研究人员,强化对外合作管道,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目前中心建有地震模拟震动台、反力墙实验系统等。
对于台湾地震研究的分工,黄世建说,“中央气象局”和地质科学研究所等较注重地球板块运动和地震问题,而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则较偏重结构工程的研究。
同时是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的黄世建表示,目前全台湾的研究专家大概有数百位,主要集中在公立大学的特定系所。依目前有限的研究力量,台湾只能在局部领域上取得突破,像在既有结构的一些特别研究上,由于亚洲人口密度很高,公寓式房子兴建大量运用钢筋混凝土,也对外开展一些合作研究。
谈到台湾的抗震工程现状,黄世建介绍,台湾的中高楼层兴建,在设计规范公布和一些新技术运用后,慢慢地都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和一些隔减震技术。目前,台湾楼高超过三十六米的新建筑,都要经过“高楼结构审查”,不过并没有强制要求运用隔减震设备。
“现在容易出现问题的是中低楼房,许多是早期的一些钢筋混凝土矮楼,基本没有经过监管程序。”黄世建说,特别是早期民间老师傅盖的。他们在很多地点重复盖,却忽视不同地点的地质土壤条件,所以抗减震能力较弱,其中包括一些学校和具南方特色的骑楼等。中心已针对这状况研究出一些补强的技术。
台湾有关中高楼层的审查范围,是否涵盖所有的建筑物,其实有关各界有些讨论。他说,目前可能会针对公有建筑,如新建的学校要经过一个由专家组成的五人委员会审核。
不久前,适逢台湾“九二一”大地震七周年,相较往年,今年有关的纪念活动少而冷清,有人批评大家太容易淡忘了。
对此,黄世建表示,“九二一”地震对台湾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如果不能未雨绸缪,伤痛其实很难短时间内恢复。因此,从事地震工程研究很重要,也是很大的挑战。
他表示,两岸的许多地方都处于地震活跃带。因此加强彼此交流合作,并广泛吸取世界其他各个地方的经验,是两岸学界应有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