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感到,农村人比城市人‘低一等’,农民工比正式工‘差一截’,常常有‘二等公民’的感觉,但在这里,我克服了自卑感,增强了自信心,对今后的道路充满信心。”23岁的农民工杨晓峰一见到记者就兴奋地说,“这里对我来说是个学校,我学到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学到了技术和本领。 今后不管走到哪里,我可以靠本事吃饭。”
杨晓峰是中铁四局集团合(肥)武(汉)铁路1标工程第四经理部的一名青年农民工(在中铁四局,农民工统一称为“外协工”),由一个“散兵游勇”成长起来的技术能手,但他没有忘记,团组织的帮助与服务是他成长的“驱动轮”。
中铁四局集团现有员工2.3万人,其中团员青年近1万人;有外协工25万人左右,其中青年约占一半以上,团员约占10%左右,协作队伍已成为企业施工生产不可或缺的力量。2000年中铁四局年产值只有40多亿元,2005年已达到140多亿元,2006年将突破180亿元。面对如此快速增长的艰巨任务,只有把外协工作为自己的队伍来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才能满足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企业在发展,团组织怎样融入到发展的大潮中去?面对新的形势,中铁四局公司团委积极拓展项目团建工作新思路,将工作对象由企业中的在编团员青年向外协队伍中的团员青年延伸。
中铁四局团委在《工程项目部团组织建设贯标指南》中明确要求:工程项目有外协队伍的,应将外协队伍团员青年纳入到项目团组织管理,设立外协队伍团支部或团小组,做到活动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为建立健全外协队伍团组织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此同时还专门出台了《短期合同工(外聘)团员管理办法(试行)》,对企业团组织的责任、外协队伍团员团组织关系的转接、外协队伍团员的权利和义务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力争团组织的服务全程覆盖、全程跟踪。
2005年11月,当“高举团旗跟党走,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中铁四局五公司浙赣经理部外协队伍团员联系站”的牌匾挂在经理部的墙上时,所有的团员青年都感到新鲜,这到底是创新之举还是走形式作秀?能起到作用吗?
对于外协队伍中的团员青年来说,这还是头一次听说“团员意识教育”这个名词,有的人甚至忘了自己是团员,但形式多样的活动还是激发了他们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各联络站的工作人员积极深入外协队伍,为农民工配发学习材料、制定活动内容,团组织先后为外协队伍团员购置书籍30余册,并配上若干文具,使农民工青年对开展活动表示出极大兴趣。
作为外协工,最缺的就是知识和技术。来自安徽桐城的20岁的农民工许友光是一个木工,过去由于技艺不精,工作比别人慢半拍,一个月下来少拿工资好几百元。通过“导师带徒”活动和自学木工培训教材,技艺长进较快,现在已经成为班组长,1个月收入长了300多元。
导师带徒活动在外协队伍中团员青年中还进行了延伸,即一名正式员工带一名外协队伍青年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由企业认可正式员工的工作量,并进行量化的考核验收,使导师和徒弟成了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公司团委还组织外聘团员青年学习ISO9000质量管理、采购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
外协工业余生活单调匮乏,充沛的精力无处释放,不稳定因素较多。团组织通过文化知识讲座、文体活动等形式与他们交朋友。业余团校、座谈会、演讲比赛、读书教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这些看似与编外人员无缘的活动,如今也走入“寻常百姓家”,外协工们也能享受得到。
今年被评为“十佳”农民工的汪海林,获得了500元奖金。他由衷地告诉记者:“感觉自己和企业团员青年一样是企业的组成部分,是共青团队伍的一名成员,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勤奋工作,一样会得到企业和团组织的认可和尊重。”
中铁四局团委负责人说,正是这种“同步管理,同步教育,同步活动,同步发展,同步表彰”的5同模式,让昔日的散兵游勇们找到了“家”的感觉,赢得了该局青年农民工对团组织的信任和凝聚力,更让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现在,在外协队伍中设立的“青年安全生产监督岗”和“外协青年突击队”在青藏铁路、杭州湾大桥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工地,屡屡圆满完成攻坚任务,已经成为全局共青团工作的旗帜。
本报合肥10月1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