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10月18日讯 (记者王绍兵李少荣) 昨天上午,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开幕式结束后,随即召开了专题报告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顾问段应碧和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政策委员陈武雄两位农业方面的专家,分别就两岸各自的农业发展状况发表了看法。 三大因素制约大陆农业发展
段应碧长期在国家决策部门从事农村政策研究,经历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他认为大陆农业和农村目前主要受到资源、市场和体制三个方面的制约。 段应碧说,大陆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3%,而且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据估计,今后20-30年,仅住房和工业建设用地就需要8000万亩左右。此外,大陆水资源匮乏状况更加严峻,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干旱和缺水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地区农业发展的“瓶颈”。 市场方面,由于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市场饱和。据有关方面调查,当前110种农副产品中,供过于求的占57%,供求平衡的占40%。同时,农业的国际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进口冲击已显现出来,而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潜力还难以发挥。 段应碧指出,虽然经过改革,农村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并未消除,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还存在许多体制障碍。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台湾没有两岸贸易就无贸易顺差
陈武雄在演讲中说,两岸农业在加入WTO后都面临挑战,虽然两岸农业发展情况有些不同,但都属小农体质,面对着美、加、澳等大农国家优势产品及泰、越等东南亚国家低价农产品的竞争,如何调整生产结构、提升竞争力,则是共同的课题。两岸在寻求解决三农问题对策的时候,如能站在合作的角度,而不是竞争的立场,思考两岸发展的优势互补,发挥其乘数效果,共同研究合作策略及铺陈合作发展远景,才能掌握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契机。 在谈到台湾农业对大陆的依赖时,陈武雄指出,台湾已经到了没有两岸贸易就没有贸易顺差的状况。近十多年来,两岸农产贸易持续增加,大陆已成为台湾外销农产品第四大市场及进口农产品第四大主要来源。就台湾生鲜水果销往大陆来看,在零关税的激励下,近两年成长快速,由2004年的90万美元增加至2005年的251万美元,增长率高达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