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0月17日专电(记者刘元旭)家住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的张金福,日前手捧一张收到的汇款单热泪盈眶,这样感激的泪水他已经不知道流过多少回了。10年的时间里,37张汇款单、近18000元汇款,在这个一家三口身患残疾的贫困家庭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长篇爱心故事。
而化名“艾欣”的汇款人的真实身份至今依然还是雾里看花。在“艾欣精神”的感召下,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向张金福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而张金福一家也将“爱心”继续延伸。
37张汇款单见证10年爱心助残
这是一个不幸的残疾家庭:56岁的张金福脊椎侧弯(俗称“罗锅儿”)超过45度,肺叶、心脏先天发育不良;妻子杨淑珍先天双胯脱位,股骨头坏死;女儿则遗传了夫妻两人所有的残疾。
走进张金福的家里,眼前的一切只能用“贫寒”来形容。一家三口挤在一间9平方米的房间里,一张双人床、一个柜子、一张桌子把房间塞得满满的。张金福告诉记者,最困难的时候一家三口每个月只有80元的生活费,吃饭连馒头也只能吃个半饱。1997年元旦过后,张金福收到了第一笔汇款。张金福仔细地打量着手中的汇款单,汇款单上没有汇款人的地址,只有一个“艾欣”的落款。
张金福找到邮局工作人员打听这钱是从哪里寄来的,但工作人员却表示无法查到。从那以后,张金福一家一年总会收到几次“艾欣”的汇款,金额从100元到900元不等。
四处苦寻好心人至今未能如愿
“艾欣”的汇款给张金福一家解了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张金福决心找到这位好心人,当面表达全家人的感激之情。于是他来到汇款单上的汇款地点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邮局,邮局工作人员的一番话让张金福寻找“艾欣”的希望又破灭了:“汇款人要求一不留真实姓名、二不留地址,如果钱没有人领也不用退回,直接上缴国库就行了。”
一次次寻找,一次次无功而返,但张金福一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寻找“艾欣”。10年来,张金福到过河北区政府、河北区工会,也到过报社、电视台,想方设法通过一切渠道寻找“艾欣”。
“艾欣精神”感召爱心不断延伸
“艾欣”资助张金福一家人不留姓名的故事传开后,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加入了“艾欣”的队伍,向这个不幸的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张金福打开一本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来自社会的每一份关爱:天津市渤海职业中专接收了其女儿张晓媛入学,还减免了她的各种学杂费;天津求真高级中学师生2003年4月2日捐款582.82元……
“艾欣精神”感动着社会,也让张金福一家决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将这种爱心延伸。2003年3月,张金福与天津儿童福利院取得联系,每月拿出50元资助患轻微脑瘫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韩津鹏。张金福说:“是‘艾欣们’让我们全家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我们也一定会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