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本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我省某高中为实行严格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对学生进行罚款的校规。罚款的事项包括:男女生同乘、共骑一台车罚款100元/人;抽烟、饮酒第一次罚款50元/人,第二次、第三次逐渐加倍罚款;打车回宿舍每人每次罚款20元;逃寝罚款50元/次、替寝罚款100元/次;上网吧、打台球、进游戏厅第一次罚款50元,第二次罚款100元,第三次罚款200元。
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罚学生其实就是罚家长,道理是明摆着的。出此下策,校方也有苦衷:这所学校人数多,生源复杂,绝大多数是重点高中录取后剩下的“三类苗”,“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和思想素质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正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校才制定了这一系列措施。并且“起到了较好效果,在周边市县也很有名气,许多学生慕名而来,赢得了多数家长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设立了贫困学生希望工程赞助金,把每学期的罚款发给了学习优秀的贫困学生,奖优罚劣,可谓用心良苦!如此看来,“罚款校规”似乎无懈可击了。
其实,事情并非这样简单,里面倒是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罚款校规”是教育方法调整滞后的体现。笔者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也曾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样的学习、生活、受教育的历程。那些时候,没有手机、因特网、股票、超市、出租车很少,连电视的频道也就那么几个,电视的内容更是单调,广告不多,电视剧很保守。就业渠道单一,学习好、考大学是学生的唯一理想和奋斗目标。而今,社会多元了,孩子们的心智与那个时代的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知识爆炸,信息裂变,孩子们在享受这些经济、科技、文化成果的同时,也在经历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在很多领域内,他们的见识、他们的视野往往比成年人更深刻、更开阔,如果还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方法教育孩子,显然已经不合时宜。罚款,确实可以传达教育者的意图,告诉孩子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但同时又是生硬的。冷冰冰的制度并不能回答孩子们心中的疑惑,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不应该做。他们精力充沛,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不做那些大人不让做的事,那么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又给孩子们提供了多少健康的宣泄渠道呢?
社会进步了,人性化的教育是大势所趋。笔者注意到,这个学校的“学生数量多”,师资紧张,一个一个地做“思想政治工作”怕是做不过来,而规则来得容易,立竿见影,一刀下去,整齐划一。问题,也恰恰出在了校规上。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在制定校规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甚至困惑、担心都向学生们讲清,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制定校规,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让制定校规的过程成为教育孩子的过程,变他律为自律,也许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一些。理解现在的孩子,要靠爱心和耐心,引导孩子,则要靠较高的素质。男生女生同乘一车要罚款,大人们的思维是“男男女女在一起肯定不会有好事”,在很多时候这样的担心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问题是,罚款能从根本上解决所谓的“早恋”问题吗?帮助孩子度过人生的“危险期”,需要的正是前面提到的耐心、爱心和必要的素质。也许,孩子们自己也很苦恼,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温情,而非罚款。
说到这里,笔者想起了两件事。一件是,某县一位领导接到一位学生家长声泪俱下的信件,称网吧如何毁了自己的孩子。这位领导十分激动,当即下令关闭全县所有网吧。不想这又引起了许多反对之声,并未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正如鲁迅先生说得那样,倒洗澡水是对的,但不能把孩子也倒掉。什么事都不应该一刀切,遇到问题不能完全靠堵。另一件是,一个小伙子在大街上随地吐痰,被罚了5元钱,气哼哼地掏出十元钱,又吐了一口,说不用找了。这件事说明,提高文明素质,离不开必要的惩戒机制,但仅靠罚款又是不够的,甚至会助长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罚款校规”值得我们深思,这种深思的意义不完全在于这一孤立的事件,而是要回答我们的整个教育究竟该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罚款,省事见效快,但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态度,是一种回避。面对新时期的“教育困惑”,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最好是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王俊平 作
(黑龙江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