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西藏的广州知青:暌别三十年再饮青稞酒
知青受到藏民热情接待,共忆往事、感慨今昔
本报讯(记者许黎娜 实习生徐晓霞)10月8日,当年广州知青赴藏突击队的7名成员乘坐广州至拉萨的列车出发,第一次集体重返西藏知青点。 这次等候了30年的“探亲”,只有短短8天时间。前天晚上,广州知青赴藏突击队成员乘飞机回到广州。回顾起此次怀旧之旅,藏族老乡的热情与淳朴,让队员们激动落泪。
10月13日上午,广州知青们终于回到了“故乡”——西藏山南地区加查县冷达乡。30年来,这里的变化,令他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当年的带队老师欧红坚说,原来知青点的房子,现在“除猪圈下面的墙是旧的,上面都盖了新居”。
当地老乡家也用上了现代化的设备。几乎家家都有电视机,30年前烧水做饭靠的是柴禾,如今已被煤气炉取代。
令知青们有些感慨的是:知青点附近的那条小溪流:30年前,溪水清澈见底,他们喜欢在那里洗头,而今溪水上漂浮着塑料袋等生活垃圾。
30年后故人相聚,大家倍感亲切。当年知青点生产队队长尼妮听说广州知青们重返故地,早早来到乡里等候。这位73岁的老队长按照当地的风俗,为知青们敬青稞酒、斟酥油茶。
让知青邓剑荣特别感动的是,82岁的格桑玉珍远远听到他们熟悉的声音,马上赶到尼妮家。格桑玉珍右眼瞎了,左眼也患有白内障,但是见到老朋友,她能一一喊出名字。
广州知青们还与老乡们一起爬到海拔5300米的高山上看神湖,一起下地劳动了一阵。在告别时刻,队员们流下了不舍的泪水。带队干部关超豪说,我们当年只是为西藏贡献了一点力量,却换来老乡30多年的惦念。
他们原计划此行带回那面写着“广州知青赴藏突击队”的队旗,不过由于年月久远,队旗已经遗失,即便如此,知青们也不觉得遗憾,就像他们说的:难忘的是过去的岁月,是和藏族老乡的感情,把队旗留在当地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