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月起,停止有偿机采血小板行动正成为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采供血机构自查自纠的工作重点。尽管上海从未开展有偿机采血小板业务,然而面对全市每年近3万单位的血小板临床需求量,有关部门积极应对,在卫生部下达相关通知之前就已采取全血手工分离制备血小板等措施,并加大了成分献血的推广力度。
与此同时,市血液中心除了在虹桥路本部,还在成都北路献血屋添置了血小板采集专用仪器,全年无休接待成分献血志愿者。目前,中心采血室的护士们正开始对无偿捐献单采血小板者进行电话招募,招募的主要对象是有过献全血史的志愿者,一批批爱心人士均给予肯定的答复。
今年10月1日,有13位可敬的志愿者来到市血液中心参加成分献血,为伟大祖国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中国银行党员职工、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洪军英今年53岁,是上海首批捐献单采血小板志愿者之一。国庆节当日上午,她来到市血液中心成都北路献血屋第29次参加成分献血。洪军英说:“无偿献血不用舍己就能救人,何乐而不为?”沈洲平先生第12次参加成分献血,加上曾经献过两次全血,恰好累计无偿献血总量达1万毫升。
有过3次成分献血经历的王林利用难得的假日特地从嘉定赶到市血液中心,再次坐上了采血椅。王先生去年从江苏来到上海的第一天,就在火车站捐献了200毫升全血,去年年底又在人民广场光荣了一回。在第二次献血时,听工作人员介绍,王先生觉得捐献单采血小板的间隔期相对全血短,而且捐献之后并不影响工作,所以决定坚持参加成分献血。来自徐州的武海洋也是第4次参加成分献血。在当地他曾经常参加无偿献血,来到上海后,知道上海市血液中心有成分献血采集血小板项目后,武先生也是基本每月坚持捐献一次血小板。
刘桂友是第一次参加成分献血,曾在深圳有过多次捐献全血的经历,在上海也参加过献血。就是这一次的捐献,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有机会与他取得联系,并使他接受了这一“新生事物”。刘先生表示:“血液中心的环境很好,现在已经了解和体验了成分献血。只要条件允许,以后一定会多多参与。”
作为一名社工,孙晓蕾曾有幸成功地为患者提供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因为有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也曾经献过5次全血,所以在第一次成分献血的时候,小孙显得特别从容和自信。沈洲平、梁丛佶、于桂娟、孙晓蕾、朱晓荣、黄春辉、董漪等都是上海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俱乐部的成员,趁节假日休息,他们相约也欣然加入到成分献血的行列。
据悉,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成分输血已经占全部输血量的95%以上,成分输血的开展情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医疗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而成分输血的来源主要依靠成分献血。
(张嘉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