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芭蕾舞形同“唱堂会”,剧场“争座”叫来了110……“哈夏”、“十一”期间文艺盛宴多姿多彩,然而,观众素养与素质的缺乏,正在令有“音乐城”美誉的这座城市“蒙尘”——
现象
欣赏芭蕾舞形同“唱堂会”
哈夏期间,由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剧院献上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在哈连续三场演出都是座无虚席。 然而记者观看演出时,却看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演出刚开始,坐在记者左边手拿节目单的观众就叫到,不对,天鹅公主不这样,主演换了!跟他解释,这是序幕,主演还没出场哪,他才停止质疑;天鹅公主出场后,记者右边一位小女孩问爸爸,这是谁?她的气度不凡的爸爸回答,白雪公主!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观众在演出中间随意鼓掌,当四只小天鹅出场时,记者后面的观众居然大叫:好!再来一个!众所周知,芭蕾舞剧的每一幕都有演员谢幕,此时才可鼓掌,你老兄以为这是“唱堂会”呢,看着高兴就鼓,兴起之处大喝一声,好!
台上演舞剧台下演“闹剧”
还是在北方剧场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场休息时,两名女观众因为争座打得不可开交。据现场观众描述,没对号的一位先占了座位,另一位拿票的中场才来,要求对号,先占座的不肯让,两人先是对骂,然后就动起手来,他们的“亲友团”也加入了战争,搞得汽水瓶满场飞,全体观众起立大喊:出去!出去!最后还是110警察出面平息了事端。不知到过世界各地演出的俄芭蕾舞演员目击此幕会作何感想。
6岁男童欣赏“婚外恋”话剧
“十一”期间,哈尔滨话剧院上演的小剧场话剧《最后一个情圣》受到了观众青睐,慕名观看演出的人络绎不绝。然而记者在现场发现,这部讲述一个男人寻求婚外恋刺激的话剧,居然有四名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前来观看。这些孩子中最小的才牙牙学语,最大的也只有六七岁。望着他们天真的小脸认真地观看演员出位的语言和表演,记者如坐针毡。
透析
学会尊重艺术而非“消遣”艺术
对于以上种种现象,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原省演出公司北方剧场总经理蔡锦政分析说,这首先缘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国人爱热闹,所以人们在观赏传统戏剧的时候,对演员的精彩表演会报以热烈掌声,演到精彩之处还要叫好,以资鼓励。西方人则更愿意静静地欣赏音乐和演出,鼓掌都在演出完毕之后,因为他们认为演出中间随意鼓掌会妨碍演员的表演。因此,在欣赏西方国家带来的演出时,中国观众应该学会适应西方礼仪,表现出对西方艺术的了解和敬意。
很多人认为,当今国际演出日渐频繁,观众应有的礼仪不仅是对艺术、对自身的尊重,更是对城市形象的一种尊重。
省艺研所所长李明明说,在欧美等艺术传统深厚的国家,人们从小就学会了对艺术的尊重。孩子们身着礼服到剧场观看演出,演出中间你绝对看不到人们随意走动和聊天,至于在剧场吃零食、喝饮料、打电话等不文明行为,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而在中国,之所以还有这种不文明现象发生,一方面是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达到那种文明程度,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艺术的态度还处于一种娱乐也就是“消遣”状态,我们还没有学会尊重艺术。
李明明特别强调,艺术欣赏也有受众群与等级之分,譬如小剧场话剧,绝大多数都带有先锋与实验色彩,不适合未成年人观看。
建言
外补 各部门做好普及工作
专家建议,提高观众素质重在引导。有关部门和媒体应该做好高雅艺术的普及工作,特别是在“哈夏”和重要演出之前,应该加强有关高雅艺术欣赏的宣传。各大剧场应该设专门区域介绍艺术欣赏常识和礼仪,在电子屏幕和节目单上写明“观众须知”。此外,各专业院团和艺术类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高雅艺术欣赏讲座。
内修 让高雅艺术鉴赏走进家庭和校园
李明明建议学习西方的成功经验,让高雅艺术鉴赏走进家庭和教育课本,从小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热爱、尊重与鉴赏能力,让他们像吸收新鲜空气一样吸收艺术的养分,变被动为主动。作为家长,在携孩子一同欣赏各类艺术之前,尤其要做足功课。(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