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西安10月18日电 (记者张毅、毛海峰)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18日在第二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餐饮业发展与创新论坛”上说,餐饮业是极富成长性的朝阳产业,商务部作为内外贸的主管部门,将继续以开放、引导、促进和规范为着力点,做好七项工作,努力营造中国餐饮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是认真搭建好餐博会这一发展平台。餐博会作为商务部重点培育的精品展会,今后将一届一届办下去。把餐博会真正打造成展示品牌形象、交流发展成果、提供合作商机的广阔平台,推动餐饮产业做大做强。
二是建立健全餐饮业法规及标准体系。商务部将会同其他部门,围绕餐饮业的行业标准、市场准入、从业资质、服务准则、卫生管理、环保要求等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或标准,构建一套完备的管理办法、奖惩机制和执法程序,促进餐饮业的规范发展。
三是积极实施餐饮业品牌战略。商务部将结合中国餐饮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鼓励和支持菜品、菜系创新,引导餐饮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帮助餐饮企业加大品牌形象宣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品牌经营理念和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全行业的普及。
四是稳步推进中国餐饮企业“走出去”。商务部将结合中国餐饮文化特色,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和经营策略引导,帮助有实力的餐饮品种、餐饮品牌“走出去”,促进餐饮服务出口。
五是深入发掘中华传统餐饮文化的商业价值。商务部今年启动实施了“振兴老字号工程”。还将引导和督促各地,深入发掘和整理本地的主食、小吃、菜肴和茶饮等独特制作工艺,积极推出餐饮新品种和新品牌。
六是切实加强餐饮文化和消费文化建设。
七是着力推动餐饮业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完)
我国餐饮业发展存在六大问题
据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负责人介绍,我国餐饮业尽管发展很快,但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餐饮业政策法规与标准建设相对滞后。
二是餐饮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间经营水平差距较大。
三是餐饮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餐饮服务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以便民、便利为目的的大众化餐饮服务显得相对欠缺,不仅服务网点不足,而且市场秩序不够规范,食品质量、卫生条件跟不上。
五是餐饮业的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率低、附加值小,内资餐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薄弱。
六是餐饮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步伐还不快。(完) (记者张毅)新闻背景:中国到底有多少地方菜系?
第二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在阵阵秋雨中,于18日在西安拉开帷幕。中外美食齐聚古城,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餐博会上,各地代表团展出大量图片和实物,宣传本地特色菜肴和饮食文化。除了耳熟能详的八大菜系,还冒出了滇菜、冀菜、龙菜、赣菜、土家菜等等。中国到底有多少地方菜系呢?
中华餐饮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发展到清代初期,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被称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
中国地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除了八大菜系,还有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菜系。经过近年来的发掘整理,涌现出许多新菜系。第二届餐博会主办地的陕西省,凭借多代王朝都城的优势,兼收历代宫廷、地方、民族餐饮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长安菜肴(又称陕菜)。河北玉兰香保定会馆饮食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挖掘,研发出“中国直隶官府菜”。黑龙江的“龙菜”、上海的本邦菜、甘肃兰州的牛肉面,都颇受消费者欢迎。山西在晋阳菜的基础上,又打出“中国面食之乡”的旗号,借以弘扬三晋饮食文化。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各大菜系代表几乎都有。以全聚德烤鸭和东来顺涮羊肉为代表的京菜,尽管本地并无此称谓,但在香港却有好几家京菜馆,当家菜就是烤鸭和涮羊肉。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组团参加了本届餐博会。蒙古和新疆的烤全羊,宁夏的清真宴,苗家的特色菜,都丰富了中华餐饮文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餐饮业的发展,重视地方菜系的建设。重庆市提出“以巴渝文化为底蕴,重庆火锅为标志,美食街为支撑,品牌企业为主导,打造中国美食之都”,要让重庆火锅走遍全国。四川省努力改造传统川菜业,加快发展现代川菜业。吉林省大力开发“吉菜”产业链,发挥农副产品特色资源优势,促进餐饮业和旅游业发展。湖南省发展特色餐饮,推出湘菜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
许多地方为了发展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不断推出独具特色的风味佳肴。相信过不了多久,还会有更多的地方菜系推出,中国人的餐桌也将更加丰富多彩。(完)(记者张毅)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梅智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