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几所高校和中学的有关负责人解读高考新方案,多数中学反映:“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有难度”
□本版撰文 时报记者 薛冰 祝勇 实习生 刘燕
2007高考方案实施办法出台后,无论是在高校还是中学中都激起千层浪。 文理科分开划线会给高校录取带来什么影响?今年首次实施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否会影响招生公平?高三学生应该如何有重点地复习备考?昨日,记者就这一系列热点问题采访了广州众多高校招生部门和中学的有关负责人。
高校无一例外地表示,对于新政早有准备,可以从容应对明年招生。而有中学校长表示,高考新方案有明显的强化理科趋势,这对扭转近年来理科生“供不应求”、文科生“供大于求”的不良局面有好处,中学也将从高一教学起强化理科教学和理科生培养,让有条件的学生大胆地选择理科,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文理分科
高校:从容应对
问:高校在操作上有变化吗?
答:一些专业要分别制定文理招生计划
暨大:投档方面会有一些变化。比如说,有些学校理科比较强,有些学校文科比较强,那么文科强的学校可能会出现理科生源的不足;相应的,理科强的学校可能文科生源不足,实行文理分开后,这方面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广外:大原则上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制定招生计划中会和往年不一样,要多花些功夫,特别是文理兼收的专业,就要分别制定理科招生计划和文科招生计划,以前3+X中是不需要特别分开的。
高校负责人指出,实行文理分开划线、分科录取,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再一条线定生源,高校可以根据文理专业的不同需要合理选择需要的人才,对于文科过热的现象,可以及时退档。对于招生计划不足的理科专业,可以及时补充生源,便于高校第一时间选拔到适合专业的人才。
中学:强化理科
喜:有利学生减负和专业发展
忧:“大综合”仍增加学生负担
华师附中副校长杨小村:高二就开始文理分班了,高考也应该与这个教学现状相适应,尤其是以前高考数学文理科都是同样试卷,都按理科的要求来考数学,这对文科学生并不公平, 而在高中新课标中,数学也是按学生不同发展倾向设置了不同的选修系列,这必然要求高考时对数学分科考核。
如今数学以及必考、选考科目都分成文理科,符合新课标要求,也给学生减轻了负担,对学生今后职业兴趣选择和专业发展有好处,也有利于各学科的发展和专业化。
广州市第86中副校长陈正喜:文理分科、数学分文理科是好事。但在新方案的必考科目中,仍然保留了过去的“大综合”,可能这是为了保障这些课程的开设,防止高考不考就不开课,但从另一角度来说,这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2标准分改回原始分
高校:从容应对
问:改回原始分有什么好处?
答:表现成绩更清晰更直观
暨大:兜兜转转,又改为实行原始分,这还是说明采用标准分在实践过程中有一定的弊端,总体来说实行原始分制度,它的合理性更高了。
广外:总体来说是好处更大,因为它表现的成绩更清晰,不用花额外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计算标准分,考生也更能清楚知道自己考多少分。但它也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以往的高考成绩不再具有可比性,没有了参考价值。我们知道,标准分是排位分,如果是一科考试,那它能很客观的反映学生在全体考生中的成绩,但如果是多科考试,这种合理性便减弱了。
广大:采用原始分,肯定是有其合理性的,觉得原始分应该更客观些。不好的地方就是考分没有对比性。
中学:强化理科
喜:可扭转“扎堆”功利报考
忧:两年内文科生竞争更残酷
杨小村:采用标准分,选报某“x”科的考生如果素质都比较高,大家考出的原始分都高,而通过换算成标准分后,可能与选考其他“x”科的考生分数一样,这体现不了该考生在某科的优势,造成不公平。
两种计分方式有很大不同,标准分的区分度更高,所以学校在以标准分计分时提出的教学要求是“均衡发展”;而原始分则比较的是学生的总成绩,这时学校的教学要求就应该调整为“强化优势科目,弱势科目该放则放”,高三阶段的教学目标就是让总分尽可能地提高。
陈正喜:标准分时代,造成优秀的理科考生在高考中吃亏,如今改为原始分,令这一矛盾得到解决。但另一个矛盾又出现,就是“X”科的难度难保持均衡,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当然,原始分取代标准分,肯定是利大于弊,因为这能扭转当前不太均衡的人才流向,促进文科生理科生的均衡。
不过,本届高三和下届高三学生,从目前来看,可能还是摆脱不了这个“怪圈”,因为新方案刚刚出台,还有一个过渡期,这两届学生大多是在旧方案思路下分科、选择自己的方向,所以他们的比例仍是文科生多于理科生,在选考科目上也可能有惯性思维,会选择生物等科目,而回避物理等科。
3综合素质评价成录取依据
高校:从容应对
问:这是否加大高校自主权
答:只作参考不会影响公平
暨大:应该不会加大高校的自主权,增加综合素质评定,可以保证在同等条件下招收到更好的学生。事实上,综合素质评定,没有量化指标,所以只是作为参考,除了事实上有不良记录的学生,中学教师对大部分学生都是会尽量说好话的,那么这样我们觉得比较可靠的参照是学生的获奖情况,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主要还是以分数来定的。不会因此而影响到招生的公正与公平。
广外:并没加大学校的自主权,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不能作为最可靠的参照物,这些评价可能不会很客观,具体,而是一些抽象化的词语,所以最终还是由分数来决定。当然,这也是刚刚实行,需要时间去慢慢完善。至于会不会影响到招生的公平公正,那肯定是不会的。
高校招生负责人指出,综合素质评价对于高校录取能力较强,学业优异的综合性人才十分有益,但高校的把关只能依靠中学提供的电子档案决定,至于这个电子档案是否真实,还需要广东省教育厅和各中学负责人把关。
中学:强化理科
喜:有利于引导学生素质培养
忧:各校标准不一操作有难度
杨小村: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趋势,多元化的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素质培养。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建立在高诚信的基础上,由于目前各中学发展水平的差异,各校对评价标准的把握不一样,这将增加高校录取时客观评价的难度。
不管怎样,中学应该重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将其逐步引入工作议程,要从高一进校就对学生有记录,如学生参加选修课、综合社会实践、特长发展等,这在新课标中已有要求,华附一直在校本课程中都有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设置,今后除了组织开展这方面活动,还将及时作出认定和评价。
陈正喜:各校之间的层次不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的含金量也不一样,具体操作上难,因为一个情况下,没有学校会说自己学生的坏话,评价的客观性难保障;另外,现在我们担心高校是否会真的看重这个,这方面还没底,担心会“形同虚设”。不过,还是应该重视这项工作,并以此为杠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好事。 |